“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近日随新能源乘用车创新联盟组织,调研了部分自主品牌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生产企业,惊讶地发现,我国政府正在全力推进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出现了与传统汽车产业相似的严重问题:那就是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如果不及时调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能会重蹈传统汽车核心技术“空心化”的覆辙。他呼吁,要谨防新能源汽车产业出现“空心化”。
追根溯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空心化”,肇始于最初对新能源汽车的错误认识。
当初,许多人认为,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将不再使用传统汽车四大总成中的发动机、变速器,甚至传动系统,而这些总成技术是我们穷尽全力也难以追上跨国公司的短板。结构简化、技术简单的新能源汽车,给了我们一条绕开传统汽车技术拦路虎的途径,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难得机会。于是有人提出了“我们与跨国公司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观点,有人喊出了“弯道超车”的口号。现在回头来看,这些认识和判断太过天真幼稚,把复杂的问题看简单了。基于这样的认知基础制定的战略和规划,无疑会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出现偏差。
令王秉刚着急的是直到现在,汽车行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不掌握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潜在危险,还在按发展我国传统汽车的经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手段就是不断加大给予整车企业的鼓励,而对零部件企业则小气了许多。这样做的结果,就如王秉刚发现的那样:不少不差钱的整车厂“虽然也采购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生产的产品,但只是以之作为与外国供应商谈判压价的筹码,一旦实现了压价目的,就不再采购其产品”。更让王秉刚担心的是:“很少有人关注这一深层次的问题。”因此他担忧:“我们抱着极大希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会不会也像传统汽车行业一样成为‘空心产业’?”
那么,现在调整还来得及吗?
回答是肯定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鼓励关键零部件的钱最应该补给谁?
这实际上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应该依靠谁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做法是依靠传统的汽车行业,主要是依靠行业内的整车企业,于是,几乎所有鼓励政策都向整车企业倾斜;还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呼声是,发展新能源汽车要依靠正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因为这个行业出了个成功颠覆传统汽车发展模式的典型特斯拉。
不过,细究起来,这两个行业可能都靠不住。
正如我们当初认识的那样,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将不再使用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等核心部件,而是使用电池、电机、电控等电气类产品。这也就意味着,传统汽车生产企业变成了新能源汽车的门外汉,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总装厂。虽然这些企业可以用引进、合资、收购等方式得到一些技术和产品,但指望他们去开发、掌握电池、电机这样的核心技术,十有八九要落空。像比亚迪那样以生产电池起家,抱着远大抱负跨入汽车行业的企业有希望,可惜,传统汽车行业内这样的企业太少了。
互联网行业也指不上,这个行业的核心技术是信息传播,突出优势是市场推广,他们的技术必须嫁接在汽车上才有生命力,对于汽车,他们也是门外汉,而电池、电机技术,也不是他们的长项。最典型的就是特斯拉,它开发出了享誉世界的电动汽车,但其最大的本事也不过是个成功的综合技术集成商。
细数至此,我们的重点鼓励方向也就应该明确了,那就是长于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开发和生产的科研单位和企业。这些单位和企业大多不在传统汽车业和互联网行业内,从总体上看,既不够大,也不够强,甚至于还难以成为一个完整的行业。然而,他们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希望之所在,我们在鼓励汽车业、鼓励互联网业、青睐整车企业的同时,千万别忘了他们。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