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两年来,国内猛然冒出近百家做动力电池的厂商,但终归是僧多粥少,绝大部分厂家都非常欠缺中高端技术人才。” 近日,深圳市嘉拓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拓自动化”)总经理齐晓东在接受专访时,对于当前中国锂电行业人才紧缺的现状透露出自己的担忧。
在他看来,中国的动力锂电池行业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为了解决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一致性瓶颈,近年国内很多厂家都不惜付出高薪到日韩欧美等锂电技术研发走在前面的国家去抢人才。
目前,国产锂电设备跟进口设备相比,确实存在技术上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日益缩小。特别是近几年来,国产设备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向日韩靠近。
但进口设备在高端市场依然占据着主动,尤其是纯自动化生产线依然以进口为主。
同时,随着进口设备厂商在中国大陆逐步设厂生产,国产设备在价格上、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也将进一步缩小。此外,国产设备厂商技术抄袭、产品同质化、价格恶性竞争、内部管理不善等问题正逐渐暴露出来。
“动力电池领域高端人才的缺乏是中国锂电池技术还停留在消费类锂电应用水平的根本原因。”这也正是让掌舵一家国产锂电设备研发企业的齐晓东,决定大胆尝试自主研发道路的原因所在。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跟进客户,用自己的人,做自己的事。”
行业专业人才匮乏
“国内锂电设备厂商的竞争已经呈现出一种同质化的格局。”齐晓东指出,很多国产锂电设备厂商因为自身不具备独立研发能力,只是一味模仿日韩产品。“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产品结构单一,很多并不能满足下游电芯厂商的生产要求。”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国产锂电设备生产商负责人向记者举例:自己生产的某设备原本售价100万,需要客户首付80万,但某家国内竞争对手则向客户报价30万,首付仅需10%,账期也更长,并且声称二者的技术差距并不大。
“如果你是这家客户,会考虑使用价格更低的产品吧?即使不考虑使用,也会成为客户向我们压价的手段。”这位负责人显得颇为无奈。
造成当前国产锂电设备同质化竞争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产设备厂商争相挖人,核心技术人员流动性大。
“近两年,国内动力锂电池企业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新上马的项目骤然增加。”苏州博得立电源科技公司总经理沙建龙说,“短期内,一些人才储备不足的企业根本来不及培养人才,只有靠高薪挖人。”
据沙建龙介绍,2008年国内动力锂电池概念刚刚兴起的时候,当时只有10多家企业,到2012年最高时达到近200家。“每个项目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工程师和专业人士。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工,企业只好通过各种猎头公司或者其它方式从竞争对手那里挖人。一般都是挖到一名总工,这样就可以带过来几个技术人员,然后组建成一个团队。”
其实,动力锂电池专业人才缺乏的现象不是现在才凸显出来,此前早就有业内人士表达各自的忧虑。
早在2010年,河南环宇集团董事长李中东就明确表示,国际高端人才的缺乏是中国动力锂电池产业亟需突破的瓶颈。“目前,国内相关专业人才结构和数量都存在很大的不足,人才培养资源和渠道较为缺乏。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日益发展,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也曾强调,动力锂电池的产品质量10%靠的是设备、90%靠的是人才和技术。
持续研发创新能力
“对于最核心的技术和人才,日韩企业是不会轻易转手的。”齐晓东指出,目前中国锂电池企业从国外挖到的人才和技术普遍都是已经淘汰过时的。
“与其费力到处挖人,不如修炼内功培养出自己的人才。挖人的投入和产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成正比”。
事实上,齐晓东本人就是锂电设备行业的技术专家。1988年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燕山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做研究工作。
在2006年创立深圳市嘉拓自动化有限公司之前,齐晓东在深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做了5年的高级工程师。研究所和生产线上不同的经历,使他对锂电池设备技术的国产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国的锂电池设备在技术水平上与日韩等国存在距离,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于缺乏创新的动力。”齐晓东认为,与日本相比,中国在动力锂电池设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几乎是空白的。
“国内掌握创新性技术的人才都在一些隶属于行政体制的研究机构内,很多研究成果没有与市场接轨。”
在齐晓东看来,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同中国制造业存在的普遍情况非常相似。
“基础理论研究和高端核心技术的产业化是中国锂电设备生产行业的短板。”尽管现实很残酷,但对于齐晓东来说,过去几年在锂电设备行业的磨练却从市场和客户那里找到了突破创新的方法。
“客户和市场是我们做技术创新最好的老师。”齐晓东认为,嘉拓自动化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及时保持跟进和再创造。
“嘉拓有一揽子跟进客户的计划。从产品到达客户手中开始,具体的使用情况,哪些地方存在不足,对产品提出新的要求… 这些都会被反馈到下一批次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齐晓东认为,跟进客户做有特色的创新是公司在过去几年能够引领国产锂电设备行业的法宝。
根据嘉拓自动化提供的公开资料数据显示,2012年公司的涂布机销售额是1.5亿元,占国产涂布机销售总量的一半,其中部分产品还出口到到欧美和俄罗斯的一些中小企业。
“我们生产的涂布机等锂电池设备是不断根据客户的需求改进的,这样既避免了同质竞争,又留住了自己的核心人才。”齐晓东表示,即便公司的技术骨干被竞争对手挖走,也只能带走当时的技术,并不能做到持续的创新。
“技术骨干离开嘉拓就像鱼儿离开了水,缺乏持续的创新需求和环境,带走的技术很快就会过时。”齐晓东认为,在缺乏核心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支持的背景下,国内锂电设备生产企业要想和国外企业竞争,需要做的不是互相“挖人”,而是能够给客户持续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