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工信部发文表示将严惩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规范产业发展秩序。文中重点提到了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将调整补贴政策,同时会加强监督。
工信部方面表示,专项核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部分车型补贴标准过高,企业过度依赖补贴,享受补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性能偏低、部分车辆实际使用率偏低等。
从文中可以确定,新一轮补贴政策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客车和专用车补贴方法肯定有调整,技术指标会提高,补贴额度会有所下降。宗旨是保持2016-2020年补贴政策总体稳定前提下,提高技术门槛,同时会设置中央和地方补贴上限,放置出现地方配套补贴标准过高现象。
二、2016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改为事后清算,取消预拨制度。这意味着未来对整车厂的资金实力要求加大。从上周开始,财政部陆续发放了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这不同程度缓解了客车厂的资金压力。
工信部还将加强对各地资金申请报告审核和推广情况核查。对车辆一致性、机动车出厂合格证的管理必然会加强,相信今后“一车一证、产品与公告参数的一致性”、有牌无车”、“有车缺电”、“标识不符”等方面必然是审核的重点。
三、提高推荐目录车型的要求。对于进入目录的车型在安全、防水、防火等等各方面要求必然会提高,同时电池性能等零部件的技术标准和性能要求必然会提高。例如最新出台的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就在各项方面提出了更为严密的要求。
并且,这个补贴政策方案会实时调整,还会增加车辆行驶里程与补贴挂钩的考核标准。文章明确表示:根据技术进步和市场情况,提高补贴车型技术条件、适当降低补贴额度,促进推广车辆的应用。
同时工信部近期还将发布经过修订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新规定从企业设计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售后服务能力和产品技术性能、质量保证能力等方面提高了准入门槛,并强化了安全监管要求。
在监管机制方面,除了上述提到的补贴政策实施调整机制,第二方面就是建立新能源汽车运行实时监测机制,完善中央、地方、企业三级监测平台,保障车辆使用的安全,加强车辆使用情况的考核;三是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实施动力电池统一编码制度,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抽样核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从近期发布的各项文件来看,四部委关于上述各项措施正在逐步成型并形成系统。
例如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一要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17年1月1日执行新的《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并将出台电动客车安全国家标准出台。
二明确指出生产企业和地方要建设和完善新能源汽车企业监测平台,并于国家和地方监测平台连接,对车辆的安全状态信息进行实时监测,有迹可循。
10月18日,工信部对制订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和《汽车用动力电池编码 》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已经经过公示预计随后会发布。
文章来源:高工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