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7年5月,国内已有多家负极材料企业加大扩产硅碳材料,多家新增产能将于2017年年底开始陆续投产。行业预测,硅碳材料行业在2018年或迎来爆发,开始真正大面积登上锂电池负极材料大舞台。
继此前高镍三元材料布局热潮之后,关于硅碳负极的产业化也开始提上日程。据行业研究报道,截止2017年5月,国内已有多家负极材料企业加大扩产硅碳材料,多家新增产能将于2017年年底开始陆续投产。硅碳材料行业在2018年或迎来爆发,开始真正大面积登上锂电池负极材料大舞台。
由于石墨碳类负极材料容量已做到360mAh/g,已经接近372mAh/g的理论克容量,再想提升其空间已很难实现。在这种背景下,克容量高达3500mAh/g以上的硅基负极材料应运而生,与石墨负极材料相比,硅负极材料的理论能量密度超其10倍以上。为了尽可能的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现国内众多企业已开始加大对硅基负极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2016年中国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产量为600吨,同比增长呈现近3倍增长,市场总体体量虽仍相对较小,占比全年锂电负极材料总产量不到1%,其整个锂电硅基材料行业仍处于酝酿发展时期。但是,随着动力电池的高速发展,未来两年必将迎来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大爆发。
宁德基地作为杉杉科技原材料加工、生料加工、碳化到成品加工的生产基地,建成后的一期项目每年可实现产能2万吨成品、5000吨碳化、
杉杉股份硅碳负极研发始于 2009 年,目前已经具备每月吨级的出货规模。 参照公司建设规划,公司 2017 年有望完成 4000 吨/年的硅碳负极生产规模,对于硅碳负极的研发和产业化速度明显领先于行业。
目前,负极材料业务在杉杉股份归母利润中占比 20%左右。 参考公司 2016 年数据,负极材料业务已在上市公司利润占比超过 20%,且具有显着的市场竞争力,人造石墨产品市场影响力国内排名第一,全球排名前三。负极材料的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也可为杉杉整体带来较大的边际改善。
总体而言,硅碳材料虽然在国内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只有小部分企业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但未来随着国家政策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激励,硅碳材料作为高倍率、高能量型新材料是目前最具备产业化的首选材料,未来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发展必将再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技术进步。杉杉科技提前布局,未来或领跑这个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