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网讯除了价格从2015年最高位40万元/吨下降到目前16万元/吨,六氟磷酸锂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巨变。
今年以来,六氟磷酸锂市场主要在价格、毛利率、营业成本三大方面发生变化:
一是价格:新增产能释放,处于下行通道。从需求端来看,动力电池企业投扩产项目虽多,但受技术升级节奏缓慢、配套关键材料存在缺口、忙于强检、整改产线等多种因素影响,电池企业上半年需求从5月份才开始大幅度增长;从供给端来看,截止至9月初,包括多氟多、必康股份、天赐材料、石大胜华等企业新增投产产能达12000吨。
在下游电池需求未达预期背景下,六氟磷酸锂已经呈现出结构性产能过剩局面,价格自然也开始下调。
二是毛利率: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下滑成为行业趋势。六氟磷酸锂一直是锂电池材料中技术门槛较高的领域,多年来,攻破其技术关口的国产企业数量增多,目前能够量产的企业有8家,尚在规划中的企业有3家。毛利率也从此前日本垄断局面的80%比例降至目前67%-70%范围。
三是营业成本:原材料市场传来持续涨价讯息,压力加大。HF等原材料价格从2016年来持续上涨,而在今年动力电池产业链降成本环境下,不少六氟磷酸锂企业也只能选择自我消化这波涨价潮,营收成本大多呈同比增长趋势。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分析认为,2017上年六氟磷酸锂价格、毛利双双跳水,既有其特殊的原因,比如新增产能释放、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营业成本加大等;也与其所处的动力电池提质降本大环境密不可分,除了六氟磷酸锂之外,隔膜、电解液、负极等材料均出现下滑,这也是动力电池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然表现。
【变化一】12000吨新增产能释放
在今年4月份左右,高工锂电在《六氟磷酸锂Q1最低跌至20万元/吨 谁是幕后推手?》中分析指出,第一季度六氟磷酸锂价格从2016年40万元/吨跌至20万元/吨,价格降幅高达50%。
彼时,新增产能释放、下游需求不大、清库存压力成为六氟磷酸锂今年一季度降价的三大“幕后推手”,而这也直接影响到多家六氟磷酸锂企业2017上半年业绩情况。
产能方面:根据企业公开信息,高工锂电初步统计,包括多氟多、必康股份、天赐材料等企业新建产能在今年9月之前均实现投产,根据下表显示,目前国内六氟磷酸锂总产能20380吨,正在规划产能达34100吨。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包括多氟多、必康股份、天赐材料、石大胜华等企业截止目前新增投产产能达12000吨,大幅缓解2016年六氟磷酸锂供给趋紧状况。
需求方面: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企业需求不及预期,影响到产业链上多款材料企业的业绩。尤其在第一季度,大部分电池企业忙于过强检或者为提升能量密度而调整产线,开工率并不高,直至5月份,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才开始全面开启满产节奏。
业内人士认为,2017下半年动力电池需求量将比上半年有所提升,这将带动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
清库存:这主要影响在第一季度,后期电池企业需求回暖,六氟磷酸锂企业库存压力减缓,后续影响并不大。
【变化二】毛利下滑成为行业现象
毛利率下滑是今年上半年甚至截止9月初以来,六氟磷酸锂面临着的第二大明显变化。根据各大企业年报披露数据显示,毛利率下滑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大趋势。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长期以来,依赖高技术门槛维持高毛利的六氟磷酸锂,近年来国产新增企业增多,竞争越发激烈;二是2017年补贴新政正式实施,并且根据国家对动力电池市场的规划路线,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面临着降成本的压力,作为锂电池材料中的重要一环,六氟磷酸锂毛利下滑也是大势所趋。
2004年之前,六氟磷酸锂一直被日本的瑞星化工、森田化学和关东电化所垄断,直到2008年-2013年期间,国内才涌现出多氟多、天津金牛、天赐材料、必康股份、新泰材料、衢州杉杉等真正量产六氟磷酸锂的企业。
尤其在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带动下,宣布进入的企业开始增多,譬如永太科技、石大胜华、宏源药业、北斗星化学、比亚迪等。
实质上,多年来,一直试图进入六氟磷酸锂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但技术的高门槛将不少上市公司阻拦在市场之外。
早于2012年11月底,电解液龙头国泰华荣便宣布拟增资控股子公司亚源高科建3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然而一年之后,2013年11月底,国泰华荣又公告称,终止上述项目并注销亚源高科,至今已无投入研发六氟磷酸锂的任何消息。
甚至六氟磷酸锂还成为不少上市公司圈钱的噱头。2013年左右,四川省某材料上市公司便以研发量产六氟磷酸锂项目作为延缓其股价下跌的资本手段,然而至今3年多过去,并未见这家上市公司在六氟磷酸锂领域身影。
技术高门槛形成高毛利,利益驱使下,的确衍生出上述乱象,但归根结底,催生了一批优秀的国产六氟磷酸锂企业。随着突破这一技术难关企业的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毛利下滑自然成为显著趋势。
【变化三】原材料涨价导致营业成本加大
从多家六氟磷酸锂企业年报中可以发现,自2016年以来,HF等六氟磷酸锂原材料价格在上涨,尤其在今年国家环保督查小组开展严打活动后,多款化工类材料企业停产甚至被停产。目前,六氟磷酸锂企业多以自我消化为主,这导致营业成本增加。
但这波涨价潮所带来的营业成本压力在短期内将维持,尚不足畏惧,基本上六氟磷酸锂企业供应链、生产等成本管控较高,并且不少企业已经针对展开应对市场风险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