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供应 > 锂电应用之疯狂储能:尴尬同质化还是无效创新?

锂电应用之疯狂储能:尴尬同质化还是无效创新?

来源:星球储能所 | 作者:admin | 分类:供应 | 时间:2024-05-18 | 浏览:8288
文章顶部

锂电网讯:上个月,储能行业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消息引发了不少人关注。

4月19日,黑芝麻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鉴于2023年下半年起新能源锂电池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与公司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假设条件产生了重大差异,公司储能锂电项目将“不冒进推进,暂缓项目建设,等待最佳实施机会”。

图片.png

说这条消息不小,是因为作为已上市三十余年的国货老品牌,南方黑芝麻早在去年4月宣布跨界储能锂电赛道之时就受到业内不少关注,本次计划搁浅的储能电池生产基地一出手便是35亿元投资。

而说它不大,则是因为类似的跨界失败案例比比皆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多到几乎让人耳朵听出老茧。

曾因跨界新能源,以11连板的惊人涨幅傲视A股的日播时尚跨界收购突然终止;背后站着恒力集团、红杉资本、杉杉股份三大巨头的松发股份亦终止收购安徽利维能的跨界重组,靠锂电新业务提振业绩的计划亦最终落空;官宣踏入储能行业还不到一年的昆仑万维,也公告转让其控股储能公司、剥离该公司储能业务。

眼见他起高楼,又眼见他楼塌了。储能赛道一度承载诸多企业“一飞冲天”的造富梦想,到如今想数出几家平稳着陆的新玩家却似乎越来越难,跨界企业已成为第一批倒下的储能“输家”。

以规模、容量、价格等为内核的同质化竞争,几乎锁死了新晋企业的上升空间。不耍出两手特立独行的“杀手锏”,想要后来者居上也着实没有那么简单。

尴尬同质化

储能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声音由来已久。

今年4月份的北京储能展上,海博思创董事长、总经理张剑辉的公开发言就引发不少共鸣:“明天的储能展大家可以去看一看,电芯也好、系统也好,都高度同质化。基本上一个展馆逛完以后,可以不用再逛其它展馆了。”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则在更早的一次演讲中表示:“产能链价格持续走低,储能投标价半年下降三分之一。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冲业绩、抢份额、报价跌破成本。一半春天,一半寒流,就是我们现在储能行业的现状。”

就储能电芯来看,从280Ah到竞逐300Ah+,再到一跃至500Ah+及以上。各家新品尽管在容量规格层面愈发“狂野”,指标也有细微差别,但终归是大同小异。

尤其对终端用户而言,电芯只要适配恰当的储能系统,在使用过程当中就不可能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又如储能系统的风冷及液冷之争,在去年以前还多停留在讨论层面。然而伴随市场竞争加剧,配备液冷也往往被视为产品“性价比”的一部分,而几乎以浪潮之势成为2023年下半年以来的市场主流。

一经铺开便迅速被纳入几乎每家企业产品谱系的液冷储能方案,彰显了储能赛道竞争的一条现实。即所谓不同路线、方案的盛行往往只在于企业及市场需要,而非建立在行业“独一份”的技术水平之上。

换句话说,储能行业当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能够颠覆行业认知的革新出现,严格的技术壁垒并不存在。

更遑论,一味堆砌的数值并不能完全为产品质量背书,不断攀高的容量反而对企业的稳定交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对于任何一种新产品来说,如何克服产能爬坡、产能调试带来的品质不稳定问题都至关重要。现阶段,比起标榜大容量,能批量交付高质量300Ah+电芯的企业未必不会更具竞争力。

如远景动力作为最早量产300Ah+锂电芯的企业,今年就没有贸然跟风大打容量牌,反而将眼光放在了300Ah+的高质量交付。其在同一尺寸下将能量密度做到行业最高的新品350Ah储能电芯样件已于4月初下线,预计今年下半年就将大规模交付。

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表示,公司的想法是循序渐进。如果走得太快,包括机柜大小在内的很多标准可能会不支持,存有一定风险。此外,产业链、供应链、工艺工装等也不支持(电芯大容量化过快发展)。


卷出新打法

行业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在企业很难跳出既定轨迹做出新意的同时,单纯依赖容量扩张发起“军备竞赛”也并不算是个好主意。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个短期很难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

但伴随国内大储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有所松动,工商业储能赛道的兴起不仅以真金白银为更多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也以更加注重终端客户具体需求的分布式特性丰富了储能行业的竞争思路,使企业有机会创造更加多元的新打法。

只要翻翻各大机构工商业储能系统出货量排行榜单就不难发现,过去制霸大储市场的行业龙头企业,在当前的工商业储能赛道并不具备绝对的话语权。

就在去年早些时候,还有不少头部企业曾对工商业储能嗤之以鼻,甚至表达过对其市场价值的轻视。但到如今,已经没有哪家系统集成企业还肯宣称自己没兴趣涉足这块高景气市场。

一方面,现阶段靠着峰谷价差套利提供可观经济性的工商业储能,让声名不显的中小型储能企业能够发挥所长,更方便自身优势被行业及市场看到;另一方面,更低的市场门槛吸引来的新跨界玩家,也使市场上多了一支独具一格的竞争力量。

去年摘得全球户储系统出货量第一名桂冠的派能科技,因产能、毛利率等客观条件,此前业务多集中在海外市场。而伴随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崛起,公司也在积极转战国内。

同类型企业还有沃太能源等,它们以海外户储市场磨练下形成的、几乎覆盖全球的售后服务能力,在格外强调终端客户服务的工商业储能领域颇为吃香。

而有的企业则以“全”取胜,如华自科技不仅在行业通行的3S(PCS、EMS、BMS)之外又新增多能物联协调器CCS,更是行业少有的掌握除电芯以外系统全栈能力,还同时具备EPC及项目运维运营能力的企业,提供交钥匙工程,堪称“一条龙”服务。

事实上,目前在储能行业还能混得开的跨界玩家,几乎各个“身怀绝技”。

财大气粗的美的集团“带资入场”全线出击,一手科陆电子、一手合康新能,还在储能热管理、能源数字化赛道布局有美的楼宇科技,充分发挥先天优势;早先便靠PCS入局储能的工控龙头汇川技术,则以超过100个行业的工业场景应用经验,凭借大量的工业客户资源积累,于工商业储能赛道大打渠道牌。

甚至再看储能热管理领域,目前也远不止风冷、液冷两种玩法。

前有天合储能提出的搭载高温锂电的“无pack、无空调”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后有华为今年新发布的“风液智冷”工商业储能,再加上浸没式液冷储能、全液冷解决方案等等……

尽管以上任何一条都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技术革新,然而面对欣欣向荣的工商业储能赛道及随之诞生的诸多行业新需求,却未尝没有使死气沉沉的同质化竞争重新活跃起来。至于售后服务、渠道资源等,亦不失为企业未来立足工商业储能市场的关键优势所在。

微妙新赛点

当前,一些突破行业传统思维的转变也在发生,甚至在部分领域已经出现了虽不至于一招制敌,但或许值得提前布局的新赛点。

从储能系统的规格上讲,2023年普遍将产品做到20尺5MWh+液冷储能系统的各大企业,今年又纷纷向6MWh+发起冲刺。但无论如何,其尺寸已经注定不太可能再向上提升,企业只好在容量上做做文章。

其中道理也非常显而易见——以20尺海运集装箱为标准规格,已经是在尽可能大的前提下,最适合货运需求的储能系统尺寸。其在储能市场上将有机会长期通行这丝毫不令人怀疑,但在集装箱思路中“戴着镣铐起舞”也并非唯一出路。

例如比亚迪去年发布的储能系统比亚迪魔方(MC Cube),就打破了传统模组和电池包设计,不受限于集装箱形式。单个魔方可用于工商业储能,多个魔方组合应用于电站级储能。

除此以外,构网型储能也很有可能成为储能行业下一个关键的赛点所在,这也是许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从机理上讲,构网型储能能够真正实现支撑大电网稳定运行的灵活性,让储能“压舱石”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市面上也不乏客户需求储能企业提供满足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场景方案。

对于企业而言,构网型储能的“走红”也是绝佳的突围机会,有望凭借自身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加之与微电网、虚拟电厂、综合能源聚合等概念相结合,这一领域颇具未来想象空间。

华自科技新型储能事业部营销总经理黄紫便向星球储能所表示,源网荷储一体化和虚拟电厂的发展一定是储能企业未来破局的关键,且对企业的综合素质形成了很大的考验。

“源、荷都是非常不稳定的,如何进行预测、如何构建模型、如何配置算力都需要大量的研发支持。微电网的颗粒度也可大可小,大可以到一整个区域、小能到针对某个设备,这就需要企业的产品与技术更加匹配市场的需求。”

细细数来,当前储能行业其实并不缺乏新赛点,同样不匮乏好思路,只是有待进一步验证或尚未得到充分发展。至于未来还会有什么新的赛道打法产生,就要看各大企业又会如何自由发挥,值得拭目以待。

而在这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角逐之中,抢跑标准似乎已经成为头部企业的首要之义。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