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回放:
截至2月底,包括工行、农行、中行等在内的9家债权银行,对无锡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近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裁定,对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破产重整。
国内光伏巨头无锡尚德的破产令众人唏嘘不已,而对于尚德创始人施正荣来讲更是一夜间“从天堂步入了地狱”。其曾预言国内光伏产业会经历洗牌过程,只是他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作为光伏产业的龙头老大,不幸自己成为被洗牌对象。
编辑酷评:
从天堂大地狱,中国到底还有多少像施正荣这样的让企业“大跃进式发展”,对市场做出误判的企业家和企业?企业最可怕的不是超常规的发展,而是企业危机的预设和防患。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企业,不可能立于市场不败,迟早要被出现的危机所打败,因为,在危机面前,它还是一个婴儿。我们会想到当年的史玉柱也是失败于自己的冒进和对市场的误判。
当然,光伏行业有它的特殊性,尤其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来临之后,国家为了应对危机,采取了4万亿救市计划,靠扩大投资来拉动市场。这些投资又在经济转型的颂歌中,纷纷投向了所谓的朝阳行业——新能源,致使成千上万家企业扎堆在新能源行业,据说,4万亿投资有四分之一投向了光伏和风电行业,造成的恶果就是产能严重过剩,朝阳行业一夜之间变成了夕阳行业。政府主导下的冒进,也是让企业打上鸡血般不冷静的助推器。因为企业只要赶上政府这班车,就会拿到巨额的政府补贴。我们看到,现在有许多企业苟活在政府补贴下。政府补贴也使这样的企业丧失了创新能力、市场战斗能力,成为一只温水里的青蛙。
一个施正荣倒下了,然而,还有多少个施正荣们正在步他的后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