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工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新的节能与新能源补贴政策,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台。新的补贴政策将不会按照混合动力、纯电动技术路线来分,而是将节能车按照节油率分16个档次,节油效果越好的,补贴越多。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日趋成熟,主流产品可实现20%以上的节油率,已具备在全国范围推广的条件。”苗圩说。
汽车知名评论员张志勇分析认为,新的补贴政策趋势意味着我国今后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上,所有技术类别的车型将被放在同一起跑线上,而此前补贴偏弱的混合动力车型将会大幅受益。
绕不过的坎儿
公开资料显示,自从2012年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之后,纯电动汽车便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混合动力汽车则颇受冷落。根据过去的补贴政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而一般的混合动力车只给予每辆车3000元的补贴,与其他普通节能车型一样。
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决策层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丰田、通用等汽车公司已经在混合动力车方面具备极大优势,推广混合动力将会对本土企业形成打压,最终选择了彼时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大规模推广先例的电动车作为主攻方向,以期弯道超车。
有数据显示,日本丰田公司是在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方面最强势的车企,丰田作为全球混合动力技术的代表,其混合动力车已在全球售出超过460万辆。
但事与愿违,尽管纯电动车获得巨大的来自政府层面推动,但我国的纯电动车市场推广却十分艰难。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两会期间对媒体透露,2012年全国仅仅销售了27800多辆新能源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只有11375辆,而且80%以上来自于公交系统采购,私人纯电动汽车消费领域微乎其微。
而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规定,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要达到50万辆。
分析人士称,在电动车至今仍面临市场推广难题的背景下,混合动力车将成为新能源车发展路线方面的一次理性回归。苗圩表示:“节能车补贴额度将在现有3000元基础上加大力度,我们要鼓励领跑者,鼓励企业的先进产品。”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公司董事长钟发平也表示,电动汽车在关键电池技术和充电设施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单纯依靠发展纯电动车很难实现“十二五”时期的节能减排目标。在电动汽车发展成熟之前,我国应考虑同时推广包括混合动力在内的多种新能源技术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近日,《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正式发布,明确将混合动力车型划入了新能源汽车的行列。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严斐表示:“广东省的这一规划,对于推动混合动力车型的发展以及新能源市场环境的尽快形成,带来了重大利好。”
车企战略将调整
去年,仅丰田一个企业生产的混合动力车型就已经超过了100万辆,所占比例约为12%。在日本,混合动力车型的销售比例也超过了10%。但在中国,混合动力车型的年销量估计也就在3万辆左右,所占比例不足千分之二。
混合动力车具有油耗低、噪音小等诸多优点,为何在中国却得不到推广呢?有汽车评论人士指出,由于此前过于强调彻底解决未来难题的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动车,而忽视了一些眼下可以实施的过渡性技术——混合动力,其结果是纯电动车迟迟难以商业化。
事实上,早在2009年,国家将电动车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之前,长安、东风、奇瑞、比亚迪和华晨等众车企均将混合动力车的研发和推广作为各自新能源车战略里的重中之重。但自从电动车成为政策主要支持方向后,企业们便立即调转矛头。
近日,2013第八届哈尔滨春季车展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开展。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车展展出下线新车、换代改款车等百余款热门车型,宾利、奔驰、宝马等豪车品牌参展力度空前。而低油耗、混合动力车型更受年轻人喜爱。
据了解,英菲尼迪已经表示将会在全线产品中使用混合动力技术;日产公司也曾承认将研发重点放在混合动力汽车上;斯巴鲁更是刚刚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混合动力车型XV Crosstek混合动力汽车。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中,混合动力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目前,整个行业都在期待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完善和配套,对混合动力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重新定位。此次国家准备给予混合动力汽车更大的市场补贴,自主品牌将再次将目光转向混合动力汽车市场。
目前,国内也有多家汽车企业在积极进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积累,上汽、一汽、北汽、奇瑞、吉利等车企都曾推出过混合动力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