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升温,动力电池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近几年春笋般冒出来的电池企业不同,河南环宇集团已经专注电池行业30年的老企业。30年来,环宇集团从电池材料生产商,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磷酸铁锂电池产销量名列前茅的企业。2010年,环宇集团与英国欧瑞基金联合成立了环宇赛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与生产。之后不到三年时间,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配套全国近600辆纯电动大巴。环宇赛尔现有电动大巴车电源系列、电动乘用车电源系列等几大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系列产品,成为国内电池应用最广泛的企业之一。
三十年三大跨越
作为一家历史长达30年的企业,环宇集团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过几个不同阶段。“环宇30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环宇集团董事长李中东告诉记者,“从1982年公司成立到1987年是第一阶段,环宇成为国内品种最全、质量最优、产量最大的第一代镍基电池、碱性电池材料生产厂家之一,工业产值达600万。1992年,环宇进入碱性二次电池领域,成为国内最大的二次电池供应商,这是公司发展的第二阶段。2002年开始研制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则是我们的第三阶段,到目前为止,我们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配套全国近600辆纯电动大巴。”
河南新乡被称为“中国电池之乡”,我国最早生产二次电池的755工厂就位于新乡市。1982年,河南环宇前董事长李文漫先生抓住发展机遇,创建焦磷酸钾厂,主要生产硝酸镍、镍镉、镍氢等电池材料,为国内大型电池企业提供电池材料。
随着美国德州大学研发出磷酸铁锂电池材料,河南环宇再次紧跟潮流。2001年,环宇集团进行锂离子电池专业化生产经营,成为国内最早研制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同时也是国内首家研制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企业。
在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过程中,环宇集团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并持续投入新技术研发,独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池软安全技术,并得到了国际资本的青睐。
共舞国际资本
2010年成立的环宇赛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环宇集团与与英国欧瑞基金合作的结晶。历史悠久的电池制造企业环宇集团与国际资本携手,共同研制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目标是打造一家全球领先的绿色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
目前,130辆采用环宇赛尔新能源200Ah动力电池的山东沂星电动大巴,已经投入临沂和青岛8条城市公交线路运行;采用180Ah动力电池的上海瑞华电动大巴投入825路公交线路运行;配置160Ah动力电池的桂林客车电动大巴也已成功上市。
另外,海马王子、海马福星以及郑州日产帅克等电动汽车也采用环宇赛尔新能源的动力电池,这些车辆都已通过 实车碰撞实验和耐久实验。
“我们有技术和生产实力,英国欧瑞基金有资金实力和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双方合作是互补共赢,环宇赛尔未来发展空间更大。”环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中东说。
“软安全”核心技术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国际资本主动寻找合资,证明环宇必定有其独到之处。环宇集团冯祥明博士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冯祥明说:“目前,不少动力电池采用硬外壳包装,并在硬包装内填满液态材料,这会带来安全隐患。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受外部因素影响,有可能产生气体。一旦发生问题,电池本身应自动断开电流,停止气体产生,这样可以保证驾乘者、车辆和电池的安全,但是硬外壳包装强度较高,气体产生初期,电流仍然在起作用,结果气体不断产生,达到一定压力后强行涨开外壳,甚至引起爆炸。我们的动力电池采用叠片式、软包装、贫液态、模块化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以上问题,确保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足够安全。”
据介绍,环宇赛尔的动力电池还采用了负压技术,即电池采用真空包装。冯祥明表示:“新能源汽车一旦发生碰撞事故,动力电池容易破损出现问题。不过,由于电池内部是负压,外部气体进入后,电池内部自动断开电流,有效阻止危险升级。另外,我们采用贫液态,即内部电解液较少,也大大降低了燃烧的可能性。”
到目前为止,环宇已经取得40多项二次电池及其材料的核心专利。此外,以冯祥明为技术带头人的技术团队还先后承担了动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动力锂离子电池材料等几十项国家级科研和技术攻关。
服务至上
电动汽车也像传统汽车一样,离不开维修保养,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处于探索阶段,售后服务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环宇赛尔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道路。
据介绍,环宇赛尔已经实现365天、24小时服务,能够在第一时间响应客户的服务需求。为了做到这一点,环宇赛尔配备了一批专职服务人员长期驻点,后台的技术人员也定期前往客户现场提供服务。
环宇赛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司海健说:“这增加了不少成本,不过很有必要。我们追求服务至上,与客户共赢,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