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回放:
欧盟委员会12月2日宣布,自本月6日起,将对未参与“价格承诺”的中国太阳能板生产商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中欧贸易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案,在中国企业的又一次“被迫让步”中尘埃落定。
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将导致中国不少中小型光伏企业“告别”欧盟市场,残酷的市场告退,甚至会导致不小的“倒闭潮”。而与此同时,制裁或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挤掉过剩产能”、“加速行业洗牌”的正面效应。(中国电池网,12月6日)
编辑酷评:
去年9月,欧委会启动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双反”调查,拉开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中欧光伏贸易争端序幕。今年8月,中国输欧光伏产品以“价格承诺”的方式达成“友好解决方案”。
我们说,从能量的正常发散来看,欧盟对我国太阳能实行的“双反”,如今看来,起到的最好效果就是让我们国家的光伏产业开始自我反思和自我整合,剔除过剩产能,迎合全球市场的需求。所以说,欧盟的“双反”,反出了我们自我的市场清醒,也有了行业进行整合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