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与此同时,作为高耗能产业,交通运输业也消耗了大量能源,探索节能之路显得尤为重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矛盾尖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化石能的大量消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今后15年,满足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对能源科技发展提出重大挑战。”《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也把“加强工业节能、强化建筑节能、推进交通运输节能、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强化商用和民用节能、实施公共机构节能”作为推动能效水平提高的主要措施,并将交通运输节能列入了节能减排的重点工程。
越来越多的区域被雾霾天气困扰,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追求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等思想和观念再次深入人心。在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上,运营线路为“朝阳—锦州世博园”的 4台装配电容型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客车平稳开进锦州世博园,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条新能源纯电动高速客车长途运营线路在辽宁省朝阳市正式通车。
据悉,这是目前世界上运行里程和运行时间最长的纯电动客车,开辟了该行业高速客车运营之先河。作为电容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单位,朝阳立塬新能源有限公司备受瞩目。
自主创新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国外大大小小的商场里,人们随处可见贴有“Made in China” (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然而,由于缺乏自主创新的技术支撑,“Made in China”商品常常被人们所诟病,更有甚者把其翻译为“山寨”货。如何做大做强中国的民族产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研发自有技术,做出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成为国内众多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
自2009年成立以来,朝阳立塬新能源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将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之本,该公司董事长李国君更是将人才发展视为企业实现突破创新的制胜法宝。在技术研发方面,立塬公司积极与国内著名研究机构和掌握世界前沿技术的专家进行合作,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立塬公司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以中南大学李荐博士为带头人,由材料、化学、电化学、电子元器件等多学科教授、博士、硕士、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国内一流的超级电容器、动力电池研发团队。研发团队拥有10多年的储能材料与器件研发经验,理论基础扎实、产业化经验丰富,技术水平及产业化实现能力在全国领先,其科研成果多次填补国际同类产品空白。立塬公司还与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中南大学、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据介绍,立塬公司在中南大学设有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同时,由辽宁省、朝阳市共同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朝阳新能源电器产业集群公共研发平台”也落户于该企业,一流的研发团队和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已成为立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012年1月,立塬公司研发的电容型锂离子电池产品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和辽宁省经信委共同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由杨裕生、顾国彪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家863计划动力电池检测中心主任王子冬等11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立塬公司电容型锂离子电池具有自主创新性,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情况下,循环寿命和低温性能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据李国君介绍,立塬公司的电容型锂离子电池是将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相融合,同时优化电解液配方、改进电池结构设计而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型储能器件。该电容型锂离子电池将超级电容器双电层物理储能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嵌入脱嵌化学储能工作原理有机结合,实现了超级电容器的高功率、高循环寿命以及优异的温度特性、安全性能与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特性的优势互补。
上海港我国第一台装有新能源电池的新能源港机、朝阳市开通的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长途运营线的4台纯电动客车以及我国第一批量产的30台纯电动面包车,都来自立塬公司相关的专利技术设计。立塬公司电容型锂离子电池优异的性能得到了众多用户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近期,天津北特汽车向立塬公司提出设计开发适合北方地区重型卡车用启动电池的需求,目前立塬公司已完成该产品的设计并交付客户进行测试使用,测试通过后预计2014年将批量投放市场。
技术领先 抢占全球新能源市场先机
当前,新能源领域得到全球普遍重视,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电池应用的典型代表尤为如此。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和关键部件电机、驱动系统总体方面的发展已较为完善,但是作为电动汽车关键部件的动力电池却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应用领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及全球主要国家都把对高性能动力电池的研发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课题。
把时间回拨到2012年。这一年,新能源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世界港机龙头企业上海振华重工(600320,股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史无前例地开出了一个18台纯电动港机的电池采购订单,一时间引得国内外众多电池企业跃跃欲试,其中不乏国际知名厂商以及国内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推出纯电动港机,中标的企业不仅意味着其技术得到认可,更意味着这家企业将在全球新能源港机市场占得先机。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订单的最终中标者竟是一家成立仅4年、在业内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辽宁朝阳立塬新能源有限公司。
无论是从企业规模还是从知名度上看,立塬公司似乎都不能与国内外大型电池企业相媲美,但鲜为外界所知的是,立塬公司在成长的4年时间里悄无声息地取得了诸多令人惊叹的成绩:其不仅频频接到安凯、华晨、宇通等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抛来的“橄榄枝”,还受到了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汽车生产企业的青睐。如日本丰田近期推出的200台纯电动普锐斯轿车将采用立塬公司的电池、欧洲小型电网储能市场的领导者ELIONIX公司也有意借立塬的产品征战欧洲储能市场。
“别看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是立塬公司对2017年达到300亿元的销售额充满信心。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立塬公司的电容型锂离子电池已经在新能源港机等领域具备了主导地位。”李国君雄心勃勃地表示。
是什么让李国君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立塬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容型锂离子电池是一种能量型与功率型兼顾的新型动力电池,突破了传统锂电池功率密度较低和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较低的技术瓶颈,其研发方向和产品性能完全符合国家《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确定的动力电池研究发展方向和性能要求。
对于立塬公司研发的电容型锂离子电池,王子冬曾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通过对比,立塬公司的动力电池技术,在性能、循环寿命方面已经超过国内著名电池企业的水平,安全性能更好。电池结构比较合理,在减小电阻的同时提高了部件的互换率,稳定了生产质量并且降低了成本。特别是在性能、循环寿命和大电流放电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比较明显,推广应用的价值比较大。”
顾国彪也表示:“长期以来,由于动力电池不过关阻碍了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而立塬公司的电容电池对解决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将会为我国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带来新的突破。”
可见,李国君的雄心壮志,正是源于立塬公司领先的技术优势。由此也不难看出,未来立塬公司抢占全球新能源市场先机的大好势头。
多方联手 做新能源产业的“领头羊”
“立塬公司要用最严格最苛刻的标准来检验自己的产品,因为立塬公司要走入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市场,更要走入全球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的大舞台;立塬公司代表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形象,立塬公司的肩膀上更是扛着强大"中国创造"的责任!”李国君在谈到电容型锂离子电池的产品质量与销售空间时如是说。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立塬公司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非常谨慎,没有详细沟通和互相了解绝不轻易签订合作合同。而双方一旦达成了合作意向,签署了合作协议,立塬公司则一定会拿出100%的诚意和最高质量以达到对方的要求,让客户认可和满意。
正是由于这样的严谨作风和态度,立塬公司的电容型锂离子电池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国内外用户的一致好评,其电容型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据了解,目前包括美国、韩国、意大利、德国、印度、俄罗斯、荷兰及我国台湾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家用户与立塬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70余家用户采购样品测试、试用,采购意向已超过50亿元。其中,安凯汽车公司不仅先后订购立塬公司多套电池组,还与立塬公司携手中标多个城市电动汽车项目,目前立塬公司与安凯汽车公司合作开发的电动校车也已正式投入运行;立塬公司与上海中交集团合作的新能源港口机械项目即将在新加坡实施1000台新能源港口机械计划,合同金额达到7.5亿元。针对东北地区冬季低温导致很多锂电池产品难以达到冬季电动汽车使用要求的问题,华晨集团利用立塬电池的性能优势,开发了最高时速达120公里、行驶环境最低温度零下30℃、电池循环寿命5000次的纯电动中巴车,并已得到终端用户的认可——华晨汽车公司首批生产的35台配置立塬公司288V/120Ah型电容型锂离子电池组的大海狮面包车已进入市场并亮相上海国际车展。此外,我国台湾地区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出口商瑞能公司已与立塬签订了高达31.5亿元的意向供货合同。
值得一提的是,在立塬公司的合作伙伴中,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可称得上是“强强联手,高质高配”。据了解,振华重工曾试用过国内许多电池企业的产品,都因性能达不到要求而不能正常使用,影响了其新能源港机项目的进展,直到采用立塬公司的电容型锂离子电池后才真正达到了产品设计要求。立塬公司的电容型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使振华重工停顿3年的项目恢复了生产。经过测试,立塬公司的电容型锂离子电池在振华重工的试车运行效果良好,从此两家企业确定了长期合作关系。据悉,立塬公司是目前振华重工在动力电池行业惟一的合作伙伴。
通过一次又一次谨慎负责的合作,立塬公司重责任、重质量的做法在业界不胫而走。立塬公司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赢得的不仅是口碑,更是一个属于立塬的独特时代。如今的立塬公司已经整装待发,其位于朝阳高新区、以电容型锂离子电池生产为主的新厂区年底将投入使用,项目达产后,立塬公司的生产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年产值预计可达到15亿元。未来,立塬公司将以领跑者的姿态驰骋在新能源产业的赛场上,真正成为新能源产业的“领头羊”。
绿色引航 占领世界技术前沿制高点
作为综合性能最优、性价比最高的清洁能源电池,电容型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用于普通锂离子电池升级换代的绿色产品。立塬公司的电容型锂离子电池因与国际上同类产品相比在各项指标上都有重大突破,将会改进诸如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能源利用性能,增加电网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在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仪器仪表、脉冲电源领域也将发挥极大效用。
在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面前,立塬公司不断开拓创新,致力于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此李国君更是表现出了其独具战略眼光的一面。在采访接触中,记者发现李国君不仅是坚韧执着、真抓实干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在专业技术上颇有建树的高级工程师。早在几年前,李国君就开始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尤其关注汽车尾气治理等问题。据了解,立塬公司电容型锂离子电池的研制历经3年的时间,共投入研发经费数千万元,李国君和李荐带领研发团队每天研讨至深夜,吃住均在厂区内,不厌其烦地反复试验和论证。当时很多人对立塬公司的技术成果能否实现产业化深表怀疑,但李国君及其团队坚信,立塬公司一定能够创造出奇迹。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电容型锂离子电池的问世,使李国君及其团队一举占领了世界新能源电池技术前沿的制高点。李国君表示,立塬公司之所以能够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取得如此重大突破,得益于技术团队、得益于辽宁省和朝阳市科技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自主创新。4年来,立塬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始终瞄准和突破世界最前沿的技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抢占世界制高点的产业化道路。
作为21世纪理想的储能再生动力电源,超级电容器将掀起绿色革命。未来,立塬公司将瞄准工业、能源、交通、通信等应用领域,建设有机体系纯超容和混合超容生产线4条、无机体系超容生产线1条,生产3000法拉以上的大容量超级电容器,以高性价比的高科技超级电容器产品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为我国新能源产业领域开发出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为我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希望。迎接以绿色低碳经济为背景的发展新能源的挑战,信心满满的李国君将带领他的研发团队把超级电容器广阔的发展前景带入新阶段,描绘立塬公司更加美好的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