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市场热炒的特斯拉及锂电池概念,新宙邦(300037)高管们在与投资者交流过程中,用冷静的态度予以回应。据介绍,新宙邦的锂离子电解液技术水平及市场占有率均处于领先地位,生产动力电池电解液也并非难题,公司对于未来能否间接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并不着急。
“理想丰满,现实很骨感。”面对市场热炒锂电池概念,新宙邦(300037)董事长覃九三用冷静的态度评价了当前锂电池行业竞争激烈的无序现状。
过去一年,特斯拉效应在A股市场持续发酵,带动锂电池板块一路高歌,但现实却是,整个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厂家均面临激烈竞争的现状:销量大幅上升,价格严重下滑,毛利率大不如前。
作为锂电池电解液龙头生产商,新宙邦在这一行业趋势下仍保住优势,在电解液市场占据了近五分之一的份额。在深交所日前组织的“践行中国梦·走进上市公司”活动中,覃九三道出了其中奥秘:“新宙邦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控制市场风险。”
行业竞争激烈
尽管大洋彼岸的特斯拉引领电动汽车风潮,但电动汽车上游的锂电池行业却未必如特斯拉一样风光。新宙邦总经理周达文介绍,国内锂电池行业在2013年有一定增长,但价格下滑非常严重,跌价幅度超过20%。
周达文介绍:“在两年前,锂电池电解液上游材料锂盐的价格处于高位,每吨价格在20万元至30万元之间,如今已经跌破10万元。”
上游产品价格下滑也传导到下游电解液产品,电解液的成本构成也发生变化。“以前锂盐在电解液中的成本构成占比在60%至70%之间,现在占比为30%至40%。”周达文解释道。
锂盐还将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困境。据周达文介绍,目前已公布锂盐产能的国内上市公司就有4家,此外日本、韩国的锂盐厂商也纷纷在国内投资建厂,再加上一些已经投产的非上市公司,国内锂盐厂商接近10家。这些厂家产能大至2000吨/年,小的也超过500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