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汽车逐步向私人化、商业化发展的当下,充电桩的缺少无疑是城市推广电动汽车遇到的普遍问题。尽管政府部门对纯电动汽车产业的扶持日趋系统化,但主要由国企掌握控制权的充电设施投资建设在过去5年的推进中速度迟缓。
不过,随着充换电设施投资的全面放开,这一问题或将有望得以加速解决。2月底,北京、天津相继发布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北京提出2014年内将建设1000个公用快充桩,天津计划截止到2015年底建设6700个充电桩或充电接口。
更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今年“两会”期间向媒体表示:“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换电设施将对社会全面开放,谁想投资,谁有钱投资,谁就投。”至此,垄断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五年后,国家电网终于允许社会资本与国网竞争,投资建设充换电设施。“关于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各方都还处在投石问路的阶段中,加之充电基础设施投资额较大,并且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的不稳定性,民间资本的进入有机会但也存在风险,而新晋资本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显得至关重要。”近日,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如今,除了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各地政府相继出台充电设施建设规划之外,不少地方政府还提出新建小区配套充电桩的新思路,这不仅可缓解电动汽车使用者的“里程焦虑”问题,更将大幅、直接拉动充电桩生产企业的销量。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下游支柱行业,其市场化前景似乎相当乐观。“有市场的产业就会有资本进入,国家电网的放开态度无疑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市场推广产品是个很大的利好,更多资金和竞争者进入,对充电设施建设和充电服务必定会有所改善。”上述国家电网负责人说。据了解,在过去五年里,参与投资的企业大多来自国家电网、中国石化等央企,也就是说,此前在充电设施投资格局上,主要是央企之间的较量。2010年8月18日,16家央企负责人签署了《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章程》,宣告央企电动车联盟正式揭牌成立。但是到目前为止,规模堪称豪华阵容的“央企联盟”似乎对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力不从心,产业发展及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不是新能源汽车联盟里面几个央企老总们开个会就能解决的,各部门只维护各自相关利益,对于充电桩具体如何安装并不上心。比如充电接口问题、电池问题、统一标准等问题的解决,最起码需要一个负责人牵头来协调各部委以及下属企业之间的利益。”某电力公司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说,“为了给我们的充电桩申请变压器配备,我们找了很多部门都协调不了,就是个例证。”
从这位电力公司负责人的表述中不难看出,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充电设施建设,政府就要考虑配套的市场机制,否则就只剩国网、中石化、南方电网等央企,市场仍将是一盘散沙。但参与者更多关心的是电动汽车的充电定价、土地规划、设施建设投资、运营补贴等现实问题,如此的发展氛围对充电设施市场化运作并不乐观。
充电桩商业模式的探索将成为纯电动汽车市场推广的下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