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池杂志-中国电池网2月12日凌晨讯(于清教 北京报道)就在美国菲斯科电动车竞购案如火如荼即将开拍的前夜,中国电池网北京时间11日晚间接到知情人的电话称,青岛海霸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海霸”)董事长王波正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等地与菲斯科相关人士对接、洽谈,该知情人士透露,青岛海霸拟与美国AFG集团联合竞购菲斯科,具体出资金额和报名流程等没有透露。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向外媒(路透社)表示过公司在菲斯科资产竞购中占据优势,并且也对同特斯拉电动车结盟合作抱开放态度。路透社的报道称,菲斯科运营6年来从未盈利。2008-2012年公司亏损总额高达10亿美元,也就是说每销售一辆Karma电动车就要亏损约3.5万美元。2011~2012年菲斯科总共销售约2450辆Karma电动车,累积亏损额接近1亿美元。
资料显示,美国菲斯科电动车公司成立于2007年,总部设于美国加州。该公司成立至今仅推出了一款名为“卡玛”的电动跑车,风头不逊于另一竞争对手特斯拉。但从2012年开始,由于卡玛频频发生事故导致召回,加上制造开发成本高昂,菲斯科陷入了经营困境,美国政府也停止向其贷款。2013年11月,停产一年的菲斯科申请破产保护。
实际上,早在2013年初菲斯科处于破产保护边缘时,东风、吉利、北汽等企业就纷纷向其伸出橄榄枝。但美国爱荷华州共和党参议员查尔斯·格拉斯利表示:“菲斯科电动车的技术不应该售予中国公司。”在他看来,利用美国纳税人的钱开发出来的技术不应流向中国,这成为中国企业与菲斯科失之交臂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前,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称,去年12月31日万向集团旗下美国公司和其合作伙伴VL汽车公司从曾向洛杉矶破产法院递交文件,计划以2572.5万美元的价格竞购菲斯科。
自2013年1月万向成功并购美国磷酸铁锂电池制造商A123后,在美国等市场的扩展和并购重组工作明显加快,尤其是2013年底获得工信部颁发的汽车制造牌照后,这种同业或关联产业的跨国并购可以说如火如荼。
然而,2013年10月11日,陷入破产困局的菲斯科却迎来了中国金主——香港富商李嘉诚之子李泽楷——这个汽车门外汉,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一举击败了另外两家买主——万向集团、王晓麟的GTA汽车公司而获得债务标的。
无论万向、李泽楷还是东风、吉利,以及法院拍卖前夜突然“钻出来”的中国民企海霸集团,大家都一直看中的菲斯科的品牌、技术以及拥有美国本土的市场渠道和奥巴马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但“菲斯科”这一品牌和商标的实际拥有者是另一家Fisker Coachbuild有限责任公司。Fisker Coachbuild称,菲斯科的债务人和潜在买家,尚未就菲斯科品牌使用权一事与他们有过任何接触。如果任何人未经书面授权就使用菲斯科商标,他们肯定会出面阻止。显然商标这一关与另一家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在中国的遭遇“如出一辙”,中国电池网分析师认为,过不了商标、品牌这一关,即便是再好的技术也是并购的“硬伤”,更何况目前大家一致看好的菲斯科制造技术并非就是最好?!
青岛海霸的突然出现,真的能打破僵局吗?
据中国电池网了解,青岛海霸是国内最早的磷酸铁锂电池生产企业之一,多年来专注于储能电池的研发与生产,2010年成为中国移动通信基站用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位列全国第二位,是国内第一批介入此行业的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之后多次中标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电池集采项目,2013年底在江苏移动公司招标中位列全国第一。
之前青岛海霸曾将汽车动力锂作为主营业务,经过几年的运营,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市场并没有如当初想象,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的进程缓慢。于是青岛海霸面对愈演愈烈的动力电池市场,在国家出台新能源示范城市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前夕开始转型升级,瞄准磷酸铁锂通信储能项目。海霸集团早在三年前已做好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储备,2011年投资950万美元在美国波士顿成立美国研发中心,针对电池关键技术指标及关键原材料技术指标寻求突破,已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方面取得了先进的技术成果。
海霸集团的董事长王波曾表示,海霸与青岛地方同时做着“汽车梦”,而这“梦”竟惊人地重合了。2011年至2012年海霸在青岛的工程投资10亿元,占地280亩,建筑面积16余万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12万平方米。计划年产高倍率铁锂电池500万组(10亿Ah)的生产规模。但青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开始不成熟,早在2001年就开始投资做镍氢电池后来项目失败的澳柯玛集团2005年左右转型做电动自行车,2013年天津力神来到青岛市黄岛区投资电池项目,上海申沃客车进军青岛,负极材料日本三菱化学在青岛平度投资建厂、青岛瀚博电子在黄岛区建厂,正极材料乾运高科在城阳区投资生产。青岛布局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的雏形渐显。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