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行业环境跌宕、双方同样处境艰难,富士康和比亚迪这对代工王者是否会有停止赤裸裸的比价厮杀的胸怀?
富士康与比亚迪,这对冤家在近期相互侵入对方“地盘”的动作,再次擦出了浓烈的火药味。
继今年3月富士康在广西达成太阳能发电厂建设项目之后,9月上旬,富士康传出发力汽车零部件的消息。太阳能和汽车都是比亚迪深耕已久的领域,近期比亚迪重返代工领域,已经陆续拿到了黑莓、戴尔、惠普、HTC、三星电子等品牌商的订单。王者之间“二战”一触即发。
回首2003~2008年间—富士康与比亚迪的“一战”硝烟犹在眼前。两家公司曾数度爆发出非法获取对方企业商业机密的丑闻,并展开了长期的商业及诉讼大战。但随着苹果在手机领域引发的革命,传统手机厂商诺基亚、摩托罗拉市场份额严重下滑,富士康因此一家独大,并对比亚迪进行全面压制。
然而,随着苹果近年来的式微以及一些传统制造企业的轻运营战略,使得市场上的代工需求不断增加,为比亚迪重扩IT代工势力提供了发展机遇。
比亚迪近年的资本故事还算成功,作为电动汽车品牌被熟知,然而比亚迪在经营上并不轻松。汽车业务发展迅速但并不赚钱,电池业务多年来发展稳定但不会出现爆发性增长,太阳能光伏业务的巨大亏损,严重拖累了整个集团发展。于是,比亚迪在盈利目标的压迫下,重新加重了代工领域的投入砝码。
富士康想进行业务多元化,就不得不面临与比亚迪再次短兵相接的局面。郭台铭近来已经多次表示,仅靠代工的利润,不是他致力打造的商业帝国的最终梦想,实现全产业链扩张才是最终目的。
2012年,营收排名靠前的20家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平均利润率6.2%,而富士康代工苹果利润率仅为2%。富士康跻身汽车产业链,可以充分发挥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强项。富士康所制造的汽车零配件,也绝不仅限于车载信息娱乐设备,还包括与汽车机电、中央控制安全和汽车电子相关的一些高科技系统。这些系统作为富士康所熟悉的领域,成为了富士康去“苹果化”以及可持续的双赢切入点。
富士康很多年前就涉足了汽车零部件业务,已经进入宝马奔驰的供应链。除了与传统汽车制造巨头合作之外,富士康还与一些电动汽车厂商进行了接触,对电动汽车领域蓄势待发。显然,富士康与比亚迪短期在代工业务上、长期在汽车产业链中都将形成交织的鏖战。
在今后的竞争中,同处于整个代工行业面临着利润低、从业企业多的环境中,两者必须解决获取代工权的同时实现盈利的这一难题。
因此,这次行业所聚焦的“二战”实则不应开打。作为两家目标远大的国际化企业,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建立良好的商业秩序,而不是以压低定价来争夺代工权,最终两败俱伤。
如果行业环境跌宕、双方同样处境艰难,那么宿敌是否能在同病相怜中一笑泯恩仇?思科和华为的先例能否成为富士康和比亚迪的榜样。应该相信,这对具备非凡商业智慧的代工王者也同样会有胸怀与能力停止赤裸裸的比价厮杀。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