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6时许,深圳一辆五洲龙电动大巴在充电时发生燃烧,据交警初步调查,判断是动力电池发生爆炸,最终这辆大巴被烧成骨架。目前事故已经处理完毕,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这一事故仍旧引发了公众对纯电动车安全性的质疑。
自电动汽车“四项标准”实施以来,纯电动车起火的事故频频见诸报端。2011年4月11日,浙江杭州一辆众泰纯电动出租车自燃,事后众泰首批纯电出租车全部停运。同年7月18日,上海一辆"电池+电容"双电纯电动公交车发生自燃,事故分析显示,起火原因与电池组有关。2012年5月26日凌晨,深圳滨河大道发生一起车祸,一辆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在被碰撞后起火燃烧,三条生命葬身火海。有专家指出,起火的罪魁祸首亦是电池。而风靡全球的特斯拉,同样因为电池安全系统的缺陷,发生了多起起火事故。
目前国内正在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并不多,相对而言如此高密度的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很难对其产生信任。公众尤为担忧的问题是:发生碰撞后,纯电动车是不是比传统燃油车更容易起火、更不安全?起火的快与慢、局部还是整车、人员伤亡概率等问题,都是公众对汽车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因素。
从多起安全事件的原因分析,纯电动汽车最大的安全隐患来自储能锂电池,因此,提高电池本身的安全水平,是提升电动汽车安全性的核心。然而,我国动力锂电池生产企业却并没有牢牢抓住锂电池安全性内在因素的特征,从制造环节解决动力电池内在安全性问题和电池组的整体防护问题。目前,很多企业仍旧是以手工或半自动化的方式生产锂电池,使产品安全性、稳定性和一致性难以得到保障。加之利润下滑和亏损现象普遍存在,不少企业也难以进行必要的研发投入以保障电池的安全性。
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指出,中国电池企业多年来一直处于低水平重复投资的状态,动力电池系统集成能力弱,安全难以保障。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也表示,不管是磷酸铁锂电池还是锰酸锂电池,目前都没有从本质上解决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从原理来讲,高压电伏是威胁电动车安全性能的主要因素,但到现在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项技术能从根本上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
在节能减排的大潮之下,推广纯电动汽车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纯电动汽车属于新兴产业,国内外技术及标准都未成熟,相应的安全体系并不健全。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纯电动汽车仍处在技术探索阶段,大规模地推广,催熟式的普及,显然不合适。通用汽车电池专家马克˙威尔布鲁格曾指出,如果由于工艺上的问题,两个电极接到一起,造成内部短路就会出问题。"在其他电子产品上出现这个问题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一,但一辆车的电池组由几千个电池组成,发生问题的概率就会升到几千分之一。"
众所周知,安全可靠的纯电动汽车离不开优质的锂电池产品。然而,在锂电池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市场还未普遍认可的情况下,由政府主导推动应用,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走的一条道路。受政策支持,我国车企对纯电动汽车都摩拳擦掌,欲大显身手一番。与大型车企在纯电动汽车推进上的谨小慎微不同,中国的众多后来者在未经多年技术沉淀就匆匆忙忙将产品推向了市场,这无异于是拿人的生命安全在作试验。
科技部长万钢曾指出:安全是汽车的第一位功能,尤其在快速发展的时期更要充分地重视。纯电动车在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被快速推向市场和产业化,这才是最危险的事。事实上,正是纯电动汽车的产业乱象,直接将安全隐患推向了市场和驾乘人员,频繁发生的纯电动汽车安全事件,便为此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