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alt="展望2015 |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width="600" height=""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alt="展望2015 |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width="600" height=""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alt="展望2015 |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width="600" height=""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alt="展望2015 |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width="600" height=""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alt="展望2015 |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width="600" height=""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alt="展望2015 |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width="600" height=""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alt="展望2015 |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width="600" height=""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alt="展望2015 |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width="600" height=""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alt="展望2015 | 逐项点评纷繁复杂的动力电池技术" width="600" height=""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新能源汽车是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据统计,201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突破7万辆。车载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其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0%-50%,甚至更高。因此,动力电池无疑是现阶段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市场上主流技术仍以铅酸电池技术、镍氢电池技术、锂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为主,偶尔会有液流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的相关报道,但是这些技术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各自的技术瓶颈短期内很难突破。
在动力电池市场当中,锂电池技术是最火热的。从正极材料上,可以分成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等等。各自的优缺点,相关报道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从性能提升上看,现有产业化的钴酸锂、改性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在基础研究方面有技术突破可能性微乎其微,其能量密度和各种主要技术指标已经接近其应用极限。而三元材料在性能上仍有空间,有机构也预测,未来三元材料的市场份额也会逐年提高。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未来的三元材料性能有望超过钴酸锂,但是短期内实现大的突破,仍有困难。就如同美国能源部肯塔基州国家实验室电池制造配套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Tony Hancock在2012年所说的:“锂电池的解决方案至少需要十年,甚至可能二十年。”
新技术给锂电池带来新的希望。在此不得不提的是石墨烯技术和锂硫电池技术。
提到石墨烯技术,2014年最受关注的无疑是西班牙 Graphenano 公司同西班牙科尔瓦多大学合作研发新型石墨烯电池。石墨烯电池的出现,无疑意味着石墨烯在电池应用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这种电池真正的性能,还要在拿到样品之后才能得到验证。尤其是在长循环后,电池性能的稳定性,是否还能维持原来的水平,电池的安全性能如何,更需要较长的时间去验证。除此外,笔者认为,石墨烯自身的产业问题,生产和应用上的工艺问题,安全性问题尚待解决。
锂硫电池技术由上世纪90年代提出,目前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能源技术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该技术广泛看好。长远看,该技术有非常好的商业化前景。但是实现起来,仍有很多困难。德国和日本企业把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的锂硫电池的商业化目标定在2020年,该技术的难度可见一斑。
2014年还有一些其他的新技术被披露。比如具有3D网格电极结构的锂电池,可以实现100C以上的快速充放电,能量密度也是传统电池的5倍以上。这些通过理论估算或在实验室已经试验成功的“超级锂电池”,无疑是2014、2015年最好的作品。但是动力市场需要的是一致性好、性能稳定、安全性高、易于复制的产品。从作品到产品仍需有一定的路要走。
锂电池的价格方面,从2011年至2014年,持续下行。尤其是2014年,降幅超过10%,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
首先,从2011年到2014年的数据上看(如下图所示),锂电池的产能和产量都在增加。这意味着锂电池的生产规模在逐渐增加。扩大生产规模,是降低成本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