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签的订货合同,有不少客户想毁约……”
站在略显空旷的自动化生产车间里,位于陕西的某三元锂电池生产厂家相关负责人王然(化名)想起往日车间一片繁忙景象,他欲言又止。北方的初春气温逐渐变高,一片复苏迹象,而在王然心里,今年初春的天气竟然要比去年寒冬时分冷的多,“寒气袭人”,王然说。
失去订单的不止他一个,这个行业很多玩家都陷入了类似的困局。
王然认为导火索是,今年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的一句话,即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一时间,行业陷入漩涡之中,整车厂商纷纷取消此类订单、“百家企业上书”、外企欲撤资、此类上市公司对投资者频发消息……“蝴蝶效应”隐现。
不过王然仍然在等,四处打听消息,“好像上边有变化了”,一些报道也给了他信心,就是政府提出,在经过核心机构检测确认后,三元锂电池客车可申报准入目录,然而这消息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眼里“并不可靠”,他对经济观察报说。至此,并未有相关的官方消息由工信部发布。
急刹车
不到两个月前,张相木那句引发行业大地震的话,透露出政策的调整。在汽车界专家陈光祖看来,是一个行业领域里再常规不过的政策,“政府从安全性角度出发,考虑到载人数百人的大巴规避事故的必要性,暂停三元锂电池搭载客车补贴,这并不稀奇。”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3月13日“两会”期间强调,新能源汽车有两大瓶颈,其中之一便是产品端,要集中攻克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产品性能、可靠性、续航里程、寿命等难题。这几大难题中,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各有优劣,前者产品性能、续航里程优势突出,而后者在可靠性和长循环性上优势突出。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30万辆,市场逐渐由导入期进入到成长期。在此背景下,车用动力锂电池需求大幅攀升。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安全、稳定性成为产业共识。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数据说,从2011年至今,国内发生了至少22起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而这其中,由于动力电池温度过高而引发起火的占比较大。这个数据的来源记者没有能够查证,但行业人士多对此数据反映的情况表示认可。
在暂停三元系客车补贴的消息放出之前不久,香港一辆电动巴士发生自燃事故。更早的去年8月6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近两年,补贴政策带来的不止是产业规模的扩张以及安全性的凸显,这从同一天张相木还掷出严查新能源整车厂商骗补贴的狠话中可窥一二。
工信部给出的解释是,三元锂电池比磷酸铁锂电池能量高,循环性能好,是未来锂电池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在这个领域我国起步晚,用于客车的安全性开发和验证还不够,工信部正在考虑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技术门槛,组织开展对三元锂电池客车等车型在现行安全标准体系下的风险评估。
从自身角度出发,王然并不希望政府暂停三元系补贴。当然,政府从安全性入手做一些政策的改变原本无可厚非的。
不过,此个调整关键是让他觉得措手不及。在工信部领导透露决策前后,王然发现并未有相关文件下发到企业。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14日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三元系电动商用客车已经消失。“未进入《目录》的车型将无法享受政府补贴以及免购置税(10%)的政策优惠,这是实实在在的,”王然说。
王然觉得,这一政策涉及到很多三元锂电池企业的切身利益,在政策下达前如给企业一些自身调整的机会与时间,可能会平息一些企业的微词。
得到消息后的企业们,曾经一度纷纷向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提意见,而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个建议并非该协会提出,而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的。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得落款日期为2月2日的对“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客车上应用”的安全措施建议,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向工信部递交一些企业的建议,其中提及,希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共同讨论,制定出适用与科学的评价体系,加速对三元材料电池的安全认证,早日开放在电动客车上的应用和促进安全商业运营。
原工信部装备司某副司长告诉经济观察报,决策后,是有做三元锂电池的外资企业反映过情况,但具体情况个人并不知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技术部相关人士认为此时不便于发表观点。
安全性之争
“震惊、惶恐,”王然仍然清晰地记得听到张相木那句话时的反映。他承认这种情感有出于自身利益方面的考量,因为这实在是“一块大蛋糕”。
汽车界专家陈光祖告诉经济观察报,一辆新能源大巴要搭载大约3吨重的动力电池,这类车型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也是惊人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客车、乘用车、专用车等,而去年客车电池搭载量为9.63Gwh,占所有新能源汽车的比重为61%。显然客车是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之间争夺的重要阵地。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