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周刊:过去的一年你都在国外,都去到哪里,做了些什么?
贾跃亭:去年在海外只做了两件事。一个是乐视生态的全球化复制,乐视模式是全球领先的,美国都没有,领先的十年窗口能把它真正变现,由时间优势变成市场优势,把现在乐视的这套打法复制到美国、东南亚。欧洲排得靠后些,欧洲是一些比较保守的国家,已经远离互联网;第二件是汽车生态链的事,所有顶尖的汽车国家基本都走了。
人物周刊:乐视的管理层对你在美国研发汽车的举措有什么看法?
贾跃亭:他们都没有参与美国的事。12年下半年我就开始全力做调研,13年决定做这个事,派人到美国做前期的筹建公司什么的,最后整个战略定完了,需要落地,我就亲自过去做,我就过去(美国)做这个事了。
人物周刊:乐视手机的发布会后,你和公司都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毁誉参半,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贾跃亭:我微博底下攻击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人是非常资深的果粉;一类是竞争对手,黑乐视的人,找了很多水军黑乐视,他们知道乐视现在跟别的公司不一样,我们是真正挑战未来的公司。整个发布会我讲了那么多,大家都说老贾在吹牛。那个PPT300页里最起码有一千多个重要的信息点。其中,最核心的有十大世界第一,如果有一个说的是假话,是失实的,大家可以随意攻击乐视,我无话可说。
人物周刊:你曾提到“化反”、“死于专注”等词汇,这些是怎么想出来的?
贾跃亭:“化反”就是化学反应,对乐视来讲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甚至是最最核心的一个词之一。因为乐视是要打造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我们希望在新的互联网时代下打造一个适应时代的,最主流的、正确的经济理论和最正确的商业模式。4年前,有记者采访我,我跟他讲“死于专注”,这篇文章没有引起太大的共鸣。全世界的人都说专注是对的,你怎么说死于专注呢?这又是制造一个新词,哗众取宠,但是其实我讲的是死于专注在一个点上。这也是乐视一直以来做的这些事的一个内在的驱动力,乐视老是做很多挑战未来、挑战自己的事,经常资金链很紧。乐视做汽车,说这又是炒作,所有人都认为这又是在编故事,为了资本市场。
我是技术宅,也没有精神导师
人物周刊:你人生的第一桶金来自于哪里?
贾跃亭:第一桶金就是我们的电脑公司,叫“卓越实业”。主要是电脑的组装、销售、印刷还有打字。那之后建了一个私立的学校,在当地。建立的过程中,需要钢材(0,-2361.00,-100.00%),我们又做了一个钢材公司。后来发展很快,96年成立公司,99年到太原成立通讯公司。太原做了3年。我从来没做过煤矿,但洗过煤,那是比较次要的产业。那会儿我们就已经开始跨界了,在太原开始做通讯技术、通讯设备。再后来又来北京,做通讯软件和流媒体,只有几百万的资金量。如果我是开煤矿,何必辛苦地做这种生意。
人物周刊:你之前在垣曲创业是因为前岳父、垣曲县副书记李广斌的关系吗?
贾跃亭:零关系,就是当地一个小官。
人物周刊:后来为什么涉足通信领域?
贾跃亭:本身我们做电脑,通讯行业虽然是不一样的领域,但还是相关的。我们是产品驱动型公司,产品、技术做出来之后,销售给运营商。当时做移动通讯,是对浪潮的一个判断。整个移动网络从模拟时代迅速进入到数字时代,我们对这个还是比较敏感的。正好基于对电脑的理解,研发出了和通讯相关的产品。
人物周刊:2003年之前你一直在山西做通讯,做得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