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在2015全球汽车论坛的“技术发展趋势暨智能汽车发展展望”专题环节,几位来自中外的专家介绍了各自擅长的领域,并对未来技术进行展望。
车辆的核心很可能已不是内燃机
“89%的新汽车将会在2019年实现联网。”具有20多年软件经验和8年汽车软件经验的凌动科技有限公司CEOPasiNieminen认为,互联网可以说是自1888年以来汽车行业面临的最大变革。比如说,内燃机曾一直是车辆的核心,但如今,现代车辆的核心不仅是内燃机,同时还有车载计算机,并需要用到很多的软件;它不光是机械工程,还有电子工程。“不管你喜不喜欢,这是一个趋势。”
他同时还给出了一个看似出乎意料却又颇有道理的答案——“不管怎么说,经过100年的发展,车内的核心部件已经不再是内燃机了。”
实际上,PasiNieminen提出了未来汽车核心的命题。按照他的观点,随着电动车的日益成熟,汽车的核心有可能不再是以化石燃料为主的内燃发动机,一个主电脑加上电机等,也许就是未来汽车的模式。
对此,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谭本宏在PasiNieminen的基础上,提到了人车路网的相互连接与融合。“一切的东西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连接,只要你想连都可以连接。而且我们欣喜地发现,至少在中国市场,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在加入到汽车互联网里面,这是一种本能的和谐与统一。”
平台战略明确 技术思路清晰
从长安汽车近几年的实践不难看出,长安汽车一直把智能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叫智能互联,一个叫智能驾驶。从2015年上海车展所展示的89款新能源汽车所搭载的技术可以归纳出,未来汽车的两大特点就是新能源与智能化。
谭本宏表示:“纵观领先车企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及最新概念车,均为新能源及智能化尖端科技的综合体。”从长安汽车提出的智能化“654”战略即可明晰,长安汽车所要搭建的六大平台,掌握的五大核心应用技术,以及分四个阶段实现智能化技术产业化的道路,是一条规划清晰、思想明确的技术发展之路。如果按照所规划的中央决策平台、环境感知及执行平台、标准法规平台、测试环境平台、软件平台、电子电器平台加以实施,长安汽车在2025年前推出34款新能源汽车以及完全自主实现无人驾驶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的蓝图,也许就会适时到来。
同样,从一汽的发展规划也不难看出,在一汽为其未来技术所采用的“挚途”技术战略平台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化技术平台、整车总成嵌入式软件技术平台、汽车智能移动技术平台、驾驶伙伴+信息服务技术平台、基于网络设计制造服务的一体化技术平台,是一汽从2013~2020年所要开拓的系列技术路线。
对此,一汽集团技术中心汽车电子部部长李丰军认为,未来变革的核心是将高度融合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全面注入到传统技术之中。从挚途1.0、挚途2.0、挚途3.0所置入的内容可以发现,信息内容从车内局域网到移动互联再到车际互联,智能技术从智能巡航、紧急制动、偏道报警、防撞预警到手机叫车、自动泊车、编队跟车、预测节能,再到高速代驾、街景导航、人机共驾、状态感知,一汽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细密的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