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量的差强人意以及领导层的大换血,似乎令腾势“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进一步深入人心。
上海车展上,股东双方——比亚迪、戴姆勒双双为这个“宠儿”站台,新帅严琛首次详解了腾势汽车迎接考验的解决思路。
背靠两大股东
“对腾势来说,它的竞争车型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在中高端,比如说20—40万这个价格区间,能够列举出来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的其实是非常少的。”腾势首席执行官严琛告诉《英才》记者。
腾势背靠两大股东——比亚迪、戴姆勒。前者无疑是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最为成功的车企之一,产品层面拥有成熟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营销层面则积累了丰富的网络运营策略;后者为腾势注入了中高端汽车应有的“血统”,奔驰B级车的底蕴是很难不引起消费者注意的。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比亚迪深耕新能源汽车多年,纯电、混动车型均有成熟产品量产。e6出租车的身影在诸多城市已不再新鲜,它也正在为比亚迪公共交通电动化献力;秦的销量更是久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逼近月销3000的成绩。
其次,虽然与奔驰合资,但是腾势的“面子”并没有贴满足够多的奔驰标签,而在中高端车型消费时,“里子与面子”都是消费者看中的。
想必,腾势首席执行官严琛多次强调细分市场中腾势的独一无二就是为了想要澄清,腾势的竞争对手并非师出同门的秦或是e6,而应当是诸如宝马i3,之诺等车型。
严琛告诉《英才》记者,虽然宝马、奔驰都会有新能源汽车进入中国市场,但腾势依然具有差异化优势。
“因为是比亚迪与戴姆勒合资创办,所以腾势的品牌定位更为亲民,我们对它的期望不是像奔驰那样的高端,也不是像比亚迪那么大众化,我们定位就是30万左右的成功人士。”
比亚迪董事局主席王传福告诉《英才》记者:“e6主打出租车,与腾势并不构成竞争关系。而且,比亚迪的目标客户人群更多是第一辆车,而腾势作为中高端纯电动车,客户则大多家里有了车。现在纯电动车市场也在井喷,比亚迪跟腾势今后会形成差异化,两个品牌也可以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高层换血再造
若与同级别竞品比较,腾势的“低速”行驶并不落后。尽管特斯拉一季度的北美销量超出预期,但是中国市场仍然“消化不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高开低走”对腾势也是一个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