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特斯拉惊艳了全世界,奇瑞、比亚迪、通用、大众、丰田……一大波本土及外来品牌纷纷推出纯电动汽车、混合式动力汽车;博世等大批电器公司涌入汽车电池领域想“弯道超车”。汽车蓄电池,作为汽车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同样面临空前的竞争和挑战。
不过,风帆电池正在成为汽车产业链中的佼佼者。在中国,只要马路上能跑汽车,当地几乎一定有风帆电池的销售网点。这个诞生于1982年的本土品牌,是国际汽车电池巨头布局中国市场时最想“干掉”的对手,江森(全球第一汽车电池品牌)甚至一度要收购风帆。
面临重重围墙,风帆集团在竞争中有着怎样的发展逻辑和轨迹呢?
看准趋势,“先走一步”
在汽车行业,技术领先是企业生命力的根本。而德国的技术是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2008年,风帆集团董事长刘宝生到德国考察,专家提到“2015年要在全球普及汽车起停技术(可使汽车发动机随着汽车的启动和停止而自动运转及停止,节省能耗)”,他当时就心里一动:马上做!
回国后,他立即发动骨干团队做研发,对风帆的产品结构做彻底整改。2011年,第一条使用最新技术的生产线建成,并说服多年的汽车厂商使用风帆最新产品做为出厂标配;2012年底,基本完成整体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环保型全免维护电池比例提高到90%以上;2013年,新产品得到了德国大众汽车的认可;2014年,开始对宝马等德国品牌为主的引进车型批量供货。同时,启动电池开始在中国广泛使用。而今,风帆更是紧跟国际最新技术。
技术升级的前提,是对大趋势的判断与跟随。
10年前,整个蓄电池行业流行的是带有污染性化学液体的干荷电池。而整个国家日益呼唤绿色产业。刘宝生看到了粗放型经济向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趋势,敏锐地预感到蓄电池行业将发生大洗牌。就在风帆全面整改后不久,2011年,环保部发文掀起了一场全国性“肃铅风暴”,重点整治铅酸蓄电池行业,80%以上的生产厂和回收厂被整改甚至关停。此时,风帆早已经历过凤凰涅槃般的自我淘汰,在环保的路上走在了前面。
“做企业就像开车,必须时刻专注,一闪念跑偏车道就危险了。”刘宝生这样对《中外管理》说。
做环境的建设者,而非破坏者
风帆对环境安全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做环境的建设者,而非破坏者”。刘宝生说:“想要根治蓄电池污染,这个行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电池回收。”
很多新能源汽车面临价格高、上牌难、充电难等问题,最新的镍氢电池、锂电池等也存在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因此中国市场的主流汽车电池仍是性价比最高的铅酸蓄电池。
但是,中国铅酸蓄电池的再生利用率只有32%,而发达国家为80%。一方面,国内的“黑户”蓄电池厂超过2000家,生产不规范;另一方面,70%-80%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由骑着电动三轮的小贩收取、由无照经营的小作坊回收处理,正规电池回收处理厂却无米下锅。这直接导致了全国各地层出不穷的铅污染事件。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铅酸蓄电池产业属于绿色产业。95%以上的用铅量来自铅酸蓄电池,但铅排放仅占总排放量的1.5%。而在日本,一个铅酸电池车间的楼下就是超市。这让刘宝生感到震撼:如果能够做到严格到位的人为控制,保证加工、组装、回收全程的有效监管,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