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火了。根据“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年产销量要达到500万辆,2015年,中国新能源车年销量为33万辆。换言之, 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车将实现从33万辆到500万辆的巨大跨越,每年平均需要新增至少93万辆新能源车销量,这是一个资金规模达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巨大的市场前景催生了一批钻新能源补贴空子“发横财”的企业。过去几年间,前所未有的高额补贴和不够严格的监督机制,让大量“骗补”行为浮出水面。
国家地方两级补贴 发放补贴需审核发票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补贴政策是国家、地方两级补贴。
2015年4月29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了《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 知》,通知明确,2017-2018年的补贴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单车续航里程必须达到 100km,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方可获得补贴;此外,去年续航里程在100-150km的车型,国家补贴金额为3.15万元,而到2016年仅 为2.5万元,下降6500元。
近日,全国不少地方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恰逢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政策调整期。
在已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省市中,北京、天津、西安、河北、长春、山西、哈尔滨按国家标准1:1比例补贴,沈阳按照国家1:0.7-0.9 比例补贴,青海按国标1:0.5比例补贴。深圳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贴8万元(包括购置和使用补贴),江苏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贴2万元。
新能源补贴的发放门槛也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部分,在国家补贴的发放上,四部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经过审核,根据企业年初上报的 本年度新能源汽车预计销售情况向有关企业预拨补贴资金后,年底会根据核查结果进行补贴资金清算。地方政府的补贴同样需要上传发票到专门的系统里等待审批。
骗补内幕:电池没编号 一辆车可以卖好几次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骗补”之痛如影随形:2015年1月至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7.4万辆,对应的上牌量累计仅10.8万辆,高达7万辆的“数据黑洞”背后,可能存在非法获利的“骗补”行为。
那么这几万辆新能源车都去哪了?一位汽车企业人士表示,“可能拿完补贴就停在库房了,也可能把电池拆了卖了,更可能是拆下电池重新组装,再申请一轮补贴。”
有些所谓的新能源车企,通过一条简陋的组装线就能生产出电动车,或者转手卖给自己的租赁公司,或者获得补贴后拆下电池重复利用循环申请补贴,以大量未达到安全技术标准、产品一致性差的电动车,轻易便套取上亿元的新能源补贴。
而其中相当一部分车型并未进行公开销售和进入交通领域,只是汽车厂商在自己手中“倒手”,就可以当做骗取补贴的工具。
据业内人士介绍,这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公开的秘密。
“部分投机企业在造车的同时私下成立租赁公司,生产出的电动车转手就卖给了自己的租赁公司,从左手倒到右手,补贴也能拿到。”上述人士认为,这种行为已经属于恶意骗补。
骗补产业链后半部分的二次套利,是众多新能源车凭空“消失”的主要原因,也是情节最为恶劣的骗补手法。
“租赁公司买来车后会将车返厂,车身可以回收。由于与燃油车的每一台发动机都有编号不同,电池系统并没有可核对的标识,因此完全可以再利用。就这样,一辆车来回卖好几次,补贴金额也随之循环领取。”
他山之石:碳排放交易 补贴门槛高
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也有补贴政策,和中国并不相同。
美日德等国更重视补贴电动汽车产业链上游的研发环节,重视生产性价比高的新能源汽车,主要通过税收优惠促进市场发
美国加州规定各汽车厂商在加州汽车销售总量中“零排放”车必须达到一定比例,达不到可向其他公司购买指标,新能源汽车公司特斯拉每年得到几亿美元补贴就来自这种交易。这种交叉补贴是汽车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影响政府税收。政府的职能是建立降低碳排放的交易平台,并进行监管。
在德国、法国等国家,会提高补贴的门槛,提高续驶里程数标准,从而推动真正的电池技术研发。在日本、韩国则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顾客提供高额补贴,补贴在用户端,以提高此类汽车的销量,刺激车企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