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21700电池“兵临城下”,国内企业布局加速

21700电池“兵临城下”,国内企业布局加速

来源:高工锂电网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7-07-03 | 浏览:5909
文章顶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本周,亿纬锂能位于湖北金泉的圆柱三元电池生产线正式竣工投产,这也是国内首条正式投产的21700锂电池产线。不少业内人士解读为,中国三元电池即将开启21700电池新时代。

和18650一样,让21700在电动汽车上刮起应用大风的同样是特斯拉,今年1月,特斯拉与松下联合研发的新型21700电池单体已经投产,产品将应用到全新的Model3上。

紧随特斯拉之后,在今年的北美车展上,三星也发布新型21700电池。并称新电池的能量密度是目前在产电池的两倍,并且新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在20分钟内可以充进续航里程达370英里(600公里)的电池容量。

在三星的PPT上还提到新型电池将会驱动美国初创汽车制造企业,包括LucidMotors和FF(FaradayFuture)。

跟随特斯拉松下的还包括LG化学,差不多和三星同时,LG化学也发布了自己的21700电池,预计2020年投产。LG化学客户包括通用、现代、克莱斯勒和LucidMotors等。

正如当年特斯拉引领18650风潮一样,国内对21700电池同样充满期待,认为21700电池将会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特斯拉、三星、LG的带动下,包括亿纬锂能、比克、天鹏、猛狮科技等企业都在积极推动21700电池的切入。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部分18650电池企业如果企业自身通过研发对材料性能改进的实力不强,能量密度的提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物理方式可以做大型号提升能量密度。而特斯拉选择的21700则是物理性与经济性综合均衡的结果。

一是在能量密度提升至少20%。21700电池的能量密度要优于18650电池。根据目前特斯拉、松下、三星、LG等披露的信息,在现有条件下,其生产的21700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在300Wh/kg左右,比其原来18650电池系统的250Wh/kg约提高20%。

单体容量提升后,PACK所需配件数同比例减少带动PACK成本下降。从18650型号切换至21700型号后,电池单体电池容量可以达到3~4.8Ah,大幅提升35%,同等能量下所需电池的数量可减少约1/3,TeslaModels电动汽车使用7104节18650电池串并联成电池组,预计在新款MODEL3电池节数将大幅减少。

二是在成本下降9%左右。根据Tesla披露的电池价格信息,预计21700的动力锂电池系统售价为170美元/Wh,相比18650的售价185美元/Wh,价格下降幅度可达8.1%左右。18650的系统的成本约为171美元/Wh,改用21700后,系统成本约能实现9%左右的降幅,达到155美元/Wh。

同时,在降低电池使用量的同时,在降低系统管理难度将同比例的减少电池包采用的金属结构件及导电连接件等配件数量,特斯拉的Pack成本占总系统成本约24%,预计电池包成本降幅较为可观。

三是轻量化的贡献。三星提到在其改用新型21700电池之后,系统相比目前的电池能减少了10%的组件和重量。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池Pack的重量,整车的能量密度将得到部分提升。

而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从18650转换到21700电池,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是产线通用生产变更成本较低。首先从国内锂电生产企业来看,目前正处于规模化的产线建设投资期,预计今年年内的有效产能预计在60-70GWh左右,短期锂电的产能供给端建设基本完成,未来新增投资增速将趋缓,福斯特、比克动力、智航新能源、德朗能、天鹏电源、亿纬锂能等近两年大幅扩产的企业产线均以18650为主。

二是从存量产线的角度来看,基本以18650圆柱为主,电池厂商由原来的主流18650转型到21700较为便利,产线设备可以通用切换到21700较为容易,不会投入太高的设备技改费用及新增设备投资。产线改造主要涉及中后段的分切、卷绕、装配、化成等环节,针对半自动线的模具调整费用较低。

基于此,不少业内人士的一致判断是,未来国内18650电池切换21700电池的企业还将持续增多。

来看本周锂电行业大事~

1、超5动力电池企业涉足上游锂矿

随着碳酸锂供需基本面脱节愈演愈烈,为了防范未来市场需求增长后的供给及价格波动风险,不少电池企业对上游锂矿掌控欲增强。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分析认为,锂矿资源之于动力电池企业的重要性,犹如汽油之于燃油车,这成为电池企业触角伸及它的最重要原因。具体来看,碳酸锂供给不足或滞后、价格波动成为驱动电池企业布局上游锂矿的导火索。

根据锂电企业公开信息盘点,锂电网发现,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坚瑞沃能、兴能集团、中信国安、赣锋锂业等5家锂电池企业都已经涉足上游原材料。

GGII分析认为,电池企业直接掌控锂矿并不稀奇,正如车企对核心零部件的强占有欲一样。预计1-2年内,锂矿资源都将面临供应趋紧的状态。电池企业“先下手为强”,可以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但跨界投资上游锂矿,电池企业需具备雄厚资金实力、强劲的业务发展需求、完善的产业链管理等软硬件条件。否则,过于激进只是得不偿失。

戳此查看《抵御供给风险 超5家动力电池企业涉足上游锂矿》

2、从6家领军动力企业管窥华南地区动力电池市场格局

华南地区作为中国锂电产业链较为完善、优秀企业林立、整体产值较高的一个地区,当地电池企业动力路线的选择、目标客户的定位、产能规划、供应链管理等也对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对华南地区动力电池市场格局的解读也甚为必要。

客观来看,珠三角地区作为为了我国当前最重要的锂电产业聚集地之一,这为吸引更多电池企业落户以及发展壮大提供诸多有利条件,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❶行业发展积累深厚,工业制造能力突出。❷市场反应快速,企业创新能力强。❸产业链配套完善、行业人才集聚。

除此之外,便利的交通、地方政府政策大力扶持、市场空间广阔等因素也为华南地区的动力电池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当然,与华东、华北地区的动力电池企业一样,华南地区的动力电池企业在享有多种有利发展条件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压力和挑战。❶、矿产资源匮乏。❷、人力和能源成本偏高,企业经营压力大。❸、龙头车企偏少,市场竞争压力大。

戳此查看《从6家领军动力企业管窥华南地区动力电池市场格局》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