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动力电池行业正从导入期向快速发展期过渡。而在技术路线上,国内已形成方形、软包、圆柱三足鼎立的局面。
尤为突出的是,国内动力软包代表企业,如天劲、国能、万向、孚能科技、微宏动力、桑顿新能源、中兴派能、多氟多、天津捷威、上海卡耐、妙盛动力等,在研发上持续的投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得动力软包电池的市场份额正在加速提升。
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软包锂电池产量22.99GWh,占比36.2%,市场占比已经超过圆柱,紧随方形之后。
在电动车实际应用上,由于动力软包电池具有容量大、内阻小、设计灵活、安全性高、重量轻等多重优势,国内外主流车企包括通用、北汽、长安、东风、众泰、福田、安凯等都开始批量导入使用。
然而,从车企的实际反馈情况来看,国产动力软包电池在铝塑膜国产化、制造装备、工艺制程、测试手段、PACK结构及成本控制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多的现实问题,与方形和圆柱电芯的成熟度相比,还面临不小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为了提升国内软包动力电池的整体实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在研发、制造、应用等环节的深度协作,切实解决软包动力电池的技术和应用痛点及难点。高工锂电将联合材料、设备、电芯、PACK、检测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科研院所、第三方实验室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动力软包电池联合实验室。
7月29日,在第十届高工锂电高峰论坛期间,软包动力电池联合实验室将宣布正式成立。
动力软包电池联合实验室将坚持“开放与竞合”的方针,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中面临的共性问题,采用市场化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结合机制,集中行业优势力量,对动力软包电池开展系统性的材料、电芯、pack等研究,推动创新研发的成果转化及现有产品的技术升级。
同时,结合市场应用需要,联合实验室还将重点培养细分领域高端应用型人才,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发展,提升国产软包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的竞争实力。联合实验室将成立“技术专家顾问小组”,聘请一批产学研专家定期进行技术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