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7日,奇瑞M1EV新能源汽车上海媒体试驾会在上海车恒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顺利举办,奇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相关领导及上海奇瑞车主代表、上海主流汽车媒体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近日,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和《上海市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试点实施暂行办法》的文件要求,经上海市经信委审核,奇瑞M1纯电动汽车入选上海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车型产品。支持政策的出台将为奇瑞纯电动汽车在上海的推广与普及提供助力。
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零排放、低能耗、低成本"的纯电动汽车已成为低碳环保一族的必备之选。作为日常代步工具,电动汽车的能源效率已经明显超过汽油机汽车。尤其是在城市走走停停的运行状况下,电动汽车停止时不消耗电量,在制动过程中,电机可自动转化为发电机,实现制动减速时的能量再利用。因此,相较于传统能源汽车,小型化、轻量化的纯电动汽车更适合在行驶速度不高的城市中作为日常生活的代步工具,成为"都市生活代步工具"的新宠。对车主而言,白天出行,夜间利用电网的廉价"谷电"进行充电,节省电费的同时可以平抑电网的峰谷差,实现最优化的使用方式。
以奇瑞新能源M1纯电动汽车为例,此车利用220V民用充电,充电时间一般在6~8小时;快充半个小时即可充到电池电量的80%,最高车速达120km/h。M1纯电动汽车百公里耗电约为15度,电费按每度0.6元计算,百公里花费仅为九元,不到传统燃油汽车的1/6。如应用里程增加器,续航里程可达250公里以上,完全能够满足上班族的基本需要,更适合城市交通出行。据了解,奇瑞为了推广M1EV车型在上海的使用,对于上海客户在购买M1 EV车型享受完国家补贴后,还可享受奇瑞公司补贴的近3万元惠民政策,实际购车成本仅为9万多元,同时还可免费获得上海市区牌照。
全球将步入"低碳"时代,随着"低碳"生活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它将对企业的发展和民众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目前,国家的多个示范试点城市正在细化补贴政策,业内专家也对新能源汽车在多个城市的示范试点工作给予了肯定,相信随着政策的推广及细化,新能源汽车会距离我们越来越近!
奇瑞M1EV纯电动汽车介绍
奇瑞M1EV纯电动汽车在奇瑞M1平台的基础上开发的一款纯电动车,整车造型完美、线条流畅、小巧玲珑、做工精细。该车配备了高效率的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的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方面配备了安全气囊,标配ABS防抱死系统等配置,保证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配备了EPS,电动制冷空调和制热空调,无级变速器等智能驾控系统。纯电动驱动系统体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真正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纯电动行驶。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电池管理系统
负责对所有电池进行管理,可对每个单体的温度、电压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出现故障时,可自动对故障级别进行识别,并进行相应的报警提示。
电池均衡管理系统
可对电池每个单体的充放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充电过程中,对电压高于限定值的单体进行充电停止保护;放电过程中,对电压低于限定值的单体进行放电停止保护。从而保证了所有单体电压的一致性,避免了个别单体过充或过放的问题。
车载智能充电机
搭载便携式充电机,普通家用电源即可充电,方便用户使用。并且可根据电池容量实现对电池的智能充电,充电完毕自动切断充电回路,保证充电安全。
制动能量回收
车辆在减速或制动时,通过控制电机来实现整车机械能向电能的转换,并把转换后的电能储存在电池中,实现了能量的回收,从而增加了续驶里程。
智能信息显示
可显示剩余电量和剩余续驶里程,低电量报警,充电和系统故障提示。
其他
搭载电动制冷和制热空调,电动助力转向,电动真空助力系统等,完全脱离了对汽油机的依赖。
奇瑞公司自2000年开始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通过十余年的自主创新,公司新能源汽车事业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2001年到2005年,公司以国家863项目为载体,联合国内顶尖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研发课题,在短短3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ISG中度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的原理性样车研发。2005年至2008年,以科技部批准组建的"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基本完成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研发,建立了完善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世界一流的新能源试验中心、试制中心等,在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方面,公司已经形成一整套关键零部件研发、试验、应用标定及产业化的能力,在电机、电机驱动系统、DC/DC、先进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器等方面都初步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完全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标定技术和试验验证技术。新能源汽车专用的整车附件系统,包括:电动空调、电动转向(EPS)、电动真空、电加热、电子制动等系统已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微型纯电动汽车、中级纯电动汽车、微型电动客车、纯电动中巴、纯电动大巴的产业化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公司也非常注重高效节能汽油机、柴油机技术、灵活燃料汽车技术、强混合动力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等全面发展,多项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9年1月,奇瑞公司"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平台建设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1年,奇瑞汽车有8个新能源项目入选"十二五"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全面覆盖三大领域: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是覆盖率最全面的车企。
产品篇
奇瑞的新能源产品包括:灵活燃料汽车、弱混合动力系统(BSG)、中度混合动力系统(ISG)、纯电动车(EV)、Plug-in混合动力、柴油EVT强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车等。目前奇瑞公司已经有10款新能源车上了工信部公告目录和新能源车推荐目录,包括1款燃料电池车、2款混合动力轿车、7款纯电动轿车。
混合动力轿车
2007年,奇瑞公司自主开发完成了BSG弱混合动力轿车和ISG中度混合动力轿车,经过样车试验和出租车市场示范运营,BSG混合动力汽车省油率达5%-8%,ISG混合动力汽车省油率达20%。2008年8月,40辆A5 BSG轿车和10辆A5 ISG轿车成功投入"科技奥运"项目。2009年1月,奇瑞A5BSG混合动力轿车正式上市,2011年,A5 ISG混合动力轿车、A3混合动力轿车研发工作也基本完成。此外,公司正在积极开发PLUG-IN强混合动力(A5、JC22、B22)等强混合动力系统,这类技术将为节能、减排带来更为广阔的前景。
纯电动轿车
奇瑞高速纯电动轿车技术,主要由电机驱动系统、高性能动力锂电池系统和整车控制系统三大系统组成动力源并实现相应的控制管理,所有核心零部件(技术)全部由奇瑞自行生产(研发),所有控制策略全部由奇瑞自行开发编写,奇瑞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和专利。早在2003年,奇瑞就在国家"863"项目基础上进行风云电动车的开发。2007年,公司启动了瑞虎电动汽车的开发,整车装备了42kw高效永磁无刷电动机,0-50km加速时间只要4.7秒,最高车速达140km,接近传统汽车的性能,一次充电续航里程达到130km。2009年,奇瑞自主研发的M1纯电动小型轿车成功下线,整车最高时速120公里,一次性续航里程120公里,利用220V民用电充电一般在6-8小时,使用快速充电30分钟即可充到电池电量的80%,这标志着奇瑞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并具备了初步产业化的条件。目前,QQEV电动轿车已经市场化销售,M1EV电动汽车正式在全国多个个人补贴城市进行销售和运行。
技术篇(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
与传统汽车相比,新的动力系统要求在许多关键技术方面进行突破,比如:整车轻量化、电池单体、电池包、电源管理系统、电机、电机控制、整车控制,以及关键附件系统等。在这里面关键的点有很多方面,但电池是一个最为关键和具有挑战的零部件和技术。奇瑞公司在电池研发方面也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包括电池材料技术等,也取得了许多技术的突破。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取决于众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以及系统集成能力,即:是否能综合地可持续地形成一整套技术能力,包括整车技术的发展、关键电驱动技术的发展,如何将整车技术和新能源电驱动技术有效地结合等等。
电池技术
目前,奇瑞公司投入建设的研发磷酸铁锂电池,建成了年生产能力达1800万安时的中试线,同时在开发新的电池材料体系。为掌握电池管理系统核心技术,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MS硬件平台和底层软件平台,奇瑞公司历时3年多开发完成了动力电池BMS和电池成组均衡系统,性能达到先进水平,可靠性高,满足耐久性要求。
电机技术
电机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心脏,奇瑞公司开发了3kwBSG电机、15kwISG电机、30kw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散热好、效率高等特点,正在开发6kw、12kw、50-80kw等多款永磁同步电机。扭矩控制精度高、响应时间短,使用寿命长。
控制器
奇瑞公司独立开发了BSG、ISG和EV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自主编写整车管理系统及控制策略,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控制器集成HCU、MCU、BMS及DCDC转换器等部件,集成度高、重量轻、散热好、效率高。同时,公司独立开发了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工作模式、工作的驱动电流,控制电机的转速、控制电机的输出扭矩,保护电机和电路安全。
增程器
奇瑞公司独立开发了的低噪音、底震动、效率高的小型发电增程器技术和产品,将应用于奇瑞公司相关的纯电动车,可以解决目前电动车续航里程和驾驶的方便性问题。奇瑞研发的"增程式"电动汽车,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和永磁发电机技术,有短途与长途两种模式,更具有"中国特色"。当电动汽车以纯电动模式行驶,可以满足市区短途"代步交通工具"的需求,真正实现零排放;而一旦在车上按下启动"增程"模式按钮,将可以"边充电边行驶",一次充电加油可以行驶350公里以上,从而突破续航里程短、充电不方便等制约,消除人们担心因电池耗尽而进退两难的尴尬。
其他关键零部件
此外,公司在电动空调、电动转向和电制动等零部件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均取得了有效进展。公司本着以我为主、开放合作的原则,坚持关键技术为我所有、关键部件自主设计和制造,电池和永磁电机主要靠自主设计制造,同时积极培养一级/二级核心产业化供应商,能量管理控制器、驱动电机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通过投资建厂完成自主设计制造,电动空调系统、仪表系统、电动转向系统和电子驻动系统通过现有奇瑞科技子公司能力提升,完成自主设计和制造。通过提高自制率,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整体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