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池杂志-中国电池网6月6日讯(肖何 北京报道)5月底,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了由企业自主申报的2013年度电池销售收入名单,从名单看,负极材料跟随锂电池行业整体发展而呈现强者恒强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国宝安旗下全资子公司贝特瑞一枝独秀,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成为中国负极材料的“老大”。杉杉股份旗下子公司上海杉杉跟随其后,完成6.6亿元的营业额。江西紫宸科技、深圳斯诺、江西正拓、摩根海容等销售居前。内蒙古瑞盛新能源负极材料2013年度投产,正在送样、测试中,预计2014年下半年将逐渐放量。四川成都兴能去年8月投产后,现在亦开始出货。
按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碳系负极可以分为石墨化碳和无定型碳。其中石墨化碳分为人造石墨(Artificial)天然石墨(NG core)和改性石墨等,无定型碳主要指中间相炭微球。
目前市场化运用的负极材料绝大多数仍以碳系负极为主,其中尤其以改质天然石墨及人造石墨为主。中国电池网(微号:mybattery)战略合作机构——赛迪顾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碳系负极材料总体销量为3.6万吨,同比增长28.11%。
中国电池网(微号:mybattery)战略合作机构——赛迪顾问投资事业部总经理、业内专家吴辉认为,从全球企业来看,整个负极材料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日本日立化成、日本精工碳素、JFE日本钢铁、三菱化学等厂家。在国内,负极材料的领先企业主要包括贝特瑞、上海杉杉和长沙海容等。其他生产负极材料的企业主要有汕头诚翔、湖南辉宇、青岛大华、远东、弘光、红顶、金卡本、瑞富特、华容、斯诺、湖南星光、余姚宏远、北京创亚、佛山三高、大阪石墨 、长沙星城和金润等。
吴辉分析,在钛酸锂负极材料方面,尖晶石型钛酸锂(Li4Ti5O12,简称LTO)为面心立方结构,O2-构成FCC点阵,位于32e的位置,部分锂离子位于四面体8a位置,其余锂离子与钛离子(Li:Ti=1:5)位于八面体16d位置,即可表述为[Li]8a[Li1/3Ti5/3]16d[O4]32e,晶格常数a=0.8364nm。但由于其特殊结构,锂离子在反复插入和脱嵌过程中对结构几乎无影响,晶格常数a仅增加到0.837nm,故被称为“零应变”材料,具有优良的循环性。另外,LTO的对锂电位高达1.5V,从根源上解决了析锂的问题。可见,LTO由于安全性和循环特性优良而值得关注。但是钛酸锂的理论容量仅为175mAh/g,实际容量保持在160mAh/g。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