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开移动充电宝,四节电池中居然有两节是用来增重的。陈郁 摄
火车站旁有商贩在卖移动充电宝。
漂亮的移动充电宝外壳内,却藏着锈迹斑斑的电池,标称12000毫安的容量实际只有2400毫安。扬子晚报记者近日暗访南京火车站附近区域发现,一些商贩叫卖这种劣质的移动充电宝。
投诉:充电宝只用两次就坏了
上周许先生在南京火车站附近买的一个容量为12000毫安的移动充电宝,仅仅充了两次后,就再也充不进去电了。许先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这个摊子上的移动充电宝非常便宜,12000毫安的充电宝报价只要70元,后来他还砍了20元的价格,50元就买下了。然而这个充电宝只充了半小时,显示电量耗尽了。
他那时候初步判断可能是充电宝本身没有电了,于是他回家后立即给充电宝充电,然而充了10分钟后,充电宝就显示电量充满,再往后就怎么也充不进去电了。
调查:1.2万毫安充电宝卖40元
接到许先生的反映后,扬子晚报记者在百度南京贴吧里,也发现有不少用户反映在南京火车站附近遭遇同样的骗局。
近日,扬子晚报记者来到南京火车站。在候车大厅、售票处以及火车站出入口附近转悠了四个小时,并没有发现有人私自兜售移动电源和充电宝。正当记者打算回去时,在火车站出站口与地铁口的交界处,记者看到了有小贩蹲在墙角叫卖移动充电宝,只见小贩面前的旅行箱里摆满了不同款式的移动充电宝。
见到扬子晚报记者上前,小贩立即开始推销移动充电宝,他拿起一款容量12000毫安的移动充电宝开价60元。记者注意到该款充电产品乍看起来包装很是完整,不过整个包装上都是英文字样,唯一的中文只有四个字“移动电源”。
看见扬子晚报记者有些担心移动充电器的质量,小贩特别从包装盒内部拿出了写有“合格证”的使用说明书。不过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虽然有说明书和合格证,但是翻阅整个移动充电宝的包装,都没有找到标注厂名厂址和联系电话,很显然该移动充电宝是个三无产品。
为了验证该移动充电设备的真面目,扬子晚报记者讨价还价,花了40元将这个标注为12000毫安的移动充电宝买回去进行实验。
验证:充电宝内用废电池增重
扬子晚报记者首先将买来的移动充电宝进行充电,根据容量充满电的充电宝容量应为12000毫安。
随后扬子晚报记者将容量标注为1560毫安的手机电池电量放光,然后连接充电宝充电。经过40分钟的时间后,移动充电宝没电了,而手机电池显示的充电量仅为70%。而在接下来的三次试验之中,充满移动电源的时间输出的电量越来越少,最后根本就无法使用充电功能。
标称12000毫安的移动充电宝为啥实际的充电容量却如此之小?扬子晚报记者打开了充电宝的壳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