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分布式光伏发电之后,微电网正成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一个新概念。
今年5月,招商新能源集团分别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深圳市微电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将围绕新能源和智能微电网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在深圳前海建立太阳能微电网,后续将并入到招商局大电网中。
近两年,类似于这样的微电网项目特别多。这主要是因为,微电网被看作是可再生能源并网的途径。“微电网如果并入大电网,可以促使新能源发电大范围使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专业委员会研究经理杨洋表示,目前国家电网主要是火力发电,如果并入微电网,则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微电网作为一种新的发电方式,正逐步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追捧,但由于微电网的投资回收周期长,又触碰了电网公司的利益神经,所以距离大范围推广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试验田
近两年,政府也出台了多项针对微电网的扶持政策,一时间微电网项目如雨后春笋纷纷开建。国家能源局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30个微电网示范工程,还有金太阳示范工程、973、863科技项目等。而各个地方政府的微电网示范项目也是层出不穷。
关于微电网的研发计划也被提上日程,比亚迪(002594.SZ)、索英电气、龙源新能源,许继电气(000400.SZ)、上海电气(601727.SH)、四方继保、北变微电网等电力相关配套公司纷纷立项研发微电网相关技术,而国电南自城乡电网自动化工程公司、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也正迎头而上。
大家之所以大力度投入微电网项目,是看中了未来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在此之前,企业必须尽快拿出示范工程作为自己的招牌。
以比亚迪为例,其在国内已经投资建设多个微电网项目,包括珠海、西藏、美国监狱。近日,比亚迪相关高层人士透露,比亚迪做微电网示范项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拿下三沙项目。
《新产业》了解到,三沙是位于中国南海的分散岛屿,按照政府规划,将把三沙打造成一个市级城市。对于大电网无法进入的偏远岛屿区域,微电网成为必然选择。“一个城市的电力如果都由比亚迪微电网项目来提供的话,这个市场无疑是巨大的。”上述人士称。
高工产业研究院近期发布报告称,微电网的市场潜力确实不可小觑,预计到2022年全球微电网市场将价值220亿美元;2012-2022年,微电网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为12%;2022年总装机规模将达到15.4GW。
但更多的企业现阶段只是把微电网项目当成试验田,这其中不乏国家示范工程和实验平台。
今年3月7日,由南方电网公司牵头开发的珠海万山海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经国家能源局同意,正式获得广东省发改委核准,项目计划投资3.8亿元。这一项目被外界解读为南方电网布局微电网的前奏。
不过,南方电网一位中层人士向《新产业》透露,南方电网做微电网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实验中心,检测微电网的发电质量,南方电网现在并没有大范围做微电网的规划。
利益博弈
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现阶段微电网效应只是虚火,距离市场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最大的障碍就是微电网可能会对国家电网造成市场冲击,触动了电网公司的利益神经。未来微电网的并网之路并非坦途。尽管此前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在微电网的态度上已经出现松动。
3月20日,国家电网发布微电网并网通知,规定6兆瓦以下的微电网都可以并入到大电网。由于目前国内几乎没有6兆瓦以上的微电网,这也就意味着在国家电网控制的区域内,所有的微电网项目都可以并入到大电网。此前紧紧咬住牙根的南方电网公司也开始放出话来,将允许微电网并入大电网,并且范围将比国家电网更广、速度更快。不过,两家电网公司的承诺还未以书面形式传达给各家微电网公司。
深圳微网能源管理系统工程实验室总工程师陈先平表示,从去年开始,公司向南方电网公司申请并入大电网的申请至今还未批复下来。“微电网项目审批流程非常复杂,如果申请并网,程序更加复杂。”显然,微电网距离真正的“并网”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虽然并网了,但是微电网发出来的电还是很难送入大电网。”陈先平表示,电网公司在其中设置了很多障碍,以发电质量不好,对火力发出来的电有污染等各种理由,拒绝购买微电网的电。
目前,微电网只能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一些单位作为应急备用,比如医院、IT公司等。“一直以来,国网对微电网的态度是企业搞微网技术、项目都可以,但是不能全面推广。”杨洋表示,双方仍处于博弈阶段。
回收期长
由于微电网短期内无法大范围推广,这也导致微电网发电成本始终居高不下。电价高,又使得高成本投入的微电网项目投资回收期拉长。
以深圳微网能源管理系统工程实验室项目为例,装机容量100万千瓦,采用直流交流双层系统,项目光伏板成本为50万元,电池为54万元,再加上逆变器,硬件成本已经超过300万元。按照自发自用方式以1元每度电价计算,该项目至少需要10年时间才能回收成本。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某高管表示,由于微电网投入成本高,回收周期长,目前大多数项目基本上只有依靠政府补助才能盈利或者不亏损。
微电网的发电成本包括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控制系统两部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分布式发电成本尚高,更不必说微电网。
尽管光伏组件价格自去年底以来快速下降,但微电网控制系统同样价格不菲,尤其是其中的储能系统投资成本较高,一般而言,锂电池需要充放电6000次才能收回成本,这已经大大超过锂电池的使用寿命。而储能系统仅仅占到整个微电网控制系统成本的三分之一,此外还要加上变配电设置和控制系统,最后微电网的后期运维还要计入成本,微电网的经济性可想而知。对企业而言,在微电网市场发展初期,日子非常难熬。
《新产业》了解到,微电网项目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新能源公司、电力公司或电网公司,目前国内专门研究微电网项目的企业或机构并不多。
而且国家电网许继电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兴还坦言,公司目前并没有花较大精力投入到微电网工程当中。
微电网项目似乎不怎么受重视,原因在于经济效益,只有当传统火力发电价格上升,而微电网成本下降,两者达到一个平衡点的时候,电网公司才会考虑采用微电网发的电,微电网才会大范围普及。
“具体要多久,就不是三年五年的事,也有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事了。”张建兴称。以广东海岛微电网项目为例,当地居民用电成本达到12元/度,除去国家补贴,居民实交3元/度。而目前广东其他地区,居民实交的电价还不足1元/度。即便有补贴,广东海岛微电网的电价与大电网仍有很大差距。张建兴认为,单纯依靠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让用户得到收益,才能推动微电网产业。让业主投入微电网的成本低于从其他系统获得电成本,用户才会接受微电网项目。
“如果这个系统寿命是10年,而用户能够在3-5年收回成本,那么剩下来的就是收益和回报。”
此外,政府对微电网的态度不明确也是障碍之一。尤其是去年以来,各地政府大力扶持微电网项目,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拉动光伏内需。储能公司以及微电网方案解决商并不看好微电网的短期发展。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及风电站还未站稳脚跟的大背景下,微电网仍存较大未知数。
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宏认为,在未来某些地区存在大量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大电网,并且渗透率达到25%以上时,发展微微电网的发电成本包括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控制系统两部分电网或将成为选择之一。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