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小米和联想两家国内公司分别援引第三方数据,号称自己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酷派也援引另一家研究公司数据证明,自己是国内4G手机第一,智能手机市场第二。而此前长期占据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三星,在一家机构的数据中,仍坚守“中国第一”。
第三方机构的数据一反常态,各自拥护一个“老大”。各家机构的数据从何而来?真实性有多少?
市场调研机构互相“打脸”
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谁是第一?
Canalys、IDC、易观国际,三家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给出了三个不同的答案:小米、联想、三星。
8月初,小米公司援引了Canalys数据,显示自己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
这一数据立刻受到了各方关注。小米是一家仅有四年历史的公司,2011年才开始生产手机。三年内问鼎中国市场,这故事足够吸引人。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8月14日,联想在发布第二季度财报的时候,援引了IDC数据,这一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是联想,而不是小米。
更令人惊讶的是,随后易观国际数据发布的第二季度统计报告显示,此前把持霸主地位多年的三星,在今年第二季度仍是中国市场的“老大”。
接着,酷派援引赛诺的数据称,在3G+4G智能手机市场,三星第一,酷派第二,在4G市场,酷派第一。
三星和小米的数据“变脸”
调研机构给出的这一堆数据,如何分辨?
三家机构中,与以往榜单相比出现较大变化的是Canalys、IDC。
IDC的报告中,变化最大的是三星和小米。其中,三星第二季度出货1026万台,市场份额仅为9.8%,突然从第一名跌至市场第五名,而在第一季度,三星市场份额尚为19.9%。小米出货量则由去年的397万台,蹿升至1294万台,市场份额从第六升至第二。
对于这一排名,三星方面并未予以回应。自2011年7月以来,三星就以存在业务风险为由,停止披露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货情况。
IDC中国研究总监王吉平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在数据发布前,IDC曾和三星沟通过,三星对这个数据是认可的。在IDC数据中,苹果、华为和酷派等厂商的数据,基本上保持了与财报的一致。
Canalys榜单里,变化最大的是小米和三星。小米从去年同期的不足500万台,跃增至1499万台。而三星是其榜单前五名里面唯一下滑的一位。
但Canalys并未对榜单做更多解释。
综合三家公司的数据,虽然各家排名有很大差异,不过在基本出货上,联想、华为、苹果和酷派等公司基本上保持一致,与财报数据也基本保持了一致。最受争议的则是小米和三星两家公司。
三星没有提供公开数据,几家机构的数据差别都很大。小米这边,IDC与其他机构的数据有较大差别。
机构吐槽:小米制造销量“谜团”
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是根据市场调研、样本分析的方式得到的,所以误差在所难免。问题是,误差为何这么大?
据介绍,目前研究公司提供的数据主要有两种:SellOut(出货量)和SellIn(销量)。Canalys和IDC的数据是针对出货量进行统计,而易观国际和赛诺是对销量进行统计。
王吉平表示,IDC做数据统计20多年,对全球1500多个IT行业进行研究。而且全球采用同样的分析模式和标准,其对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研究模型和去年并没有变化。
“我们在中国有一个20人的手机市场研究团队,每个季度会有大量渠道和店面访问,渠道包括向国代、总代、运营商、手机零售店、网络商城、大型零售连锁等。此外,研究人员对大型手机公司也有固定访谈,和一些公司签署保密协议,互换数据。手机公司如果提供虚假数据,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王吉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