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船重工集团将在2014年年内完成科研院所分类方案,并加快科研院所的资产证券化步伐,推进优质资产重组,适时注入上市公司。据报道,集团下属各家研究所均成立了产业化投资发展平台,研究所与投资平台之间资产划分清晰,产权明晰,在技术上已做好准备工作,启动注入上市公司不存在实质性障碍。同时中船重工集团将本着“成熟一批,注入一批”的方针,分期分批地对旗下科研院所进行改革转企和整合进入上市公司。
中船重工集团进行全面深化改革,集团改革进入深水区。中船重工集团在资本运作方面一直走在军工集团前列,2009 年上市以来的5年时间,集团已进行了5次资本运作,已将军工重大装备总装资产注入上市公司,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超过50%。集团公司将定位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引入外部资本、推进资产证券化、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等,集团将进入全面改革阶段,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集团加快推进研究所改制,改革进度有望走在军工集团前列。中船重工集团下属有 28 家服务于海军建设等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所,技术和产品涉及深海装备、燃气轮机、通讯、电子、材料、能源装备、环保等领域,2013年科研院所对中船重工集团利润贡献超过 30%。集团将在2014年年内完成科研院所分类方案,并加快科研院所的资产证券化步伐,推进优质资产重组,适时注入上市公司。集团下属各家研究所均成立了产业化投资发展平台,研究所与投资平台之间资产划分清晰,产权明晰,在技术上已做好准备工作,启动注入上市公司不存在实质性障碍。同时中船重工集团将本着“成熟一批,注入一批”的方针,分期分批地对旗下科研院所进行改革转企和整合进入上市公司。
集团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动并购重组。预计集团将积极吸引各种所有制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股权交换、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资本运作,推进优质资产重组。同时预计集团还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股权激励,鼓励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根据国务院出台的《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目前船舶行业正处于行业重组、整合优势产能时期,中船重工集团也将积极推进行业内重组整合。
在并购方向上,公司将优先选择海工装备设计、高端能源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国内外优质企业。同时集团提出扩充完善集团公司资本运营平台,或将通过设立如金融租赁公司、产业并购基金等方式,深化产融结合。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中船重工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意见的出台,有望带来中船重工集团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集团下属上市公司中国重工、风帆股份。
受益国企改革,公司经营继续改善。二季度公司收入、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52%、10.63%,利润增速继续快于收入增速,原因在于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公司费用率持续下降,今年一季度、二季度费用率同比增速分别下降0.47、0.04 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公司业绩改善仍有较大空间,值得重点跟踪。
相比主要业务相同的骆驼股份,公司毛利率约为骆驼的一半,净利率仅约为骆驼的四分之一。目前,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已获国资委及证监会通过,预计管理将进一步改善,这可以从公司建立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电子商务新型网络渠道等新举措中看出;同时,目前行业处于整合期,公司有望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加快业绩成长。
率先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池,将受益行业爆发式增长。公司凭借在新能源汽车电池(AGM 电池、EFB 电池、动力锂电池)的率先布局,有望受益于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快速发展。其中AGM电池已经有比亚迪等多家公司使用,公司这一布局也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安装启停装置的汽车有望达到节油率 8%至15%的效果,政府计划强推怠速启停技术,标配政策正酝酿中;工信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做的方案是到2020年必须作为标配;在这之前按 30%、40%、50%的比例,逐步进行推广。其次,公司与中国电科集团十八所(电池技术较强)合作推进新能源电池业务,有望更好推进其新能源电池的开发、应用;动力锂电池项目产业化进度有望进一步加快。
背靠中船重工大股东,资产重组具有较大空间。公司是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的电池业务整合平台,公司于2014年3月6日收到控股股东中船重工《关于完善电池业务整合承诺的函》,明确注入上市公司的业务及资产范围为:武汉船用电子推进装置研究所和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电池业务及资产;注入触发条件为: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关于军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具体细则。此外,公司与中船重工第718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发销售防冻液和车用空气净化装置。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EPS 分别为 0.31元、0.40元、0.46 元,对应目前的市盈率分别为43倍、34倍、29倍,维持“增持”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