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近召开的“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我国已在电池、电机、电控等三大核心领域取得了明显进步,随着电动汽车真正达到零排放,进入完全的市场竞争阶段,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在2020年退出。
从这段话来看,技术进步是取消补贴的前提,而且科技部有信心认为,到了2020年,电动车可以真正达到零排放,并完全进入市场竞争阶段,也就是说纯电动车在那时候有了跟内燃车叫板的资本。这么看,科技部是不是有些信心太足了呢?
首先,技术先进不等于市场反响好,很多消费者并不会为先进技术埋单。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车销量是2万多辆,其中的明星车型,比亚迪秦的销量超过了5000台。从新能源车的角度来说,这的成绩单很漂亮,但是放在整个中国市场呢?就算翻10倍,20万辆的年销量放在中国这个年销量达2000万的市场里,仍然是杯水车薪。
其次,纯电动车真的能在6年内有资格叫板内燃车么?说实话,真不一定。续航里程数短、充电设备少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电池容量或许能在6年内大幅增长,但是充电设备呢?充电桩的建设牵涉到土地、电力等部门,牵扯面巨大且利益纠葛太多,5、6年就想满足大量需求,真的有些难,更不要说电动车市场壁垒众多的地方保护政策了。
从长远的角度看,补贴应该退出,毕竟补贴好比喂奶,新能源车总不能一辈子叼着奶嘴过,但是6年后就退出,这样做是否有些操之过急呢?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