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阳高新区网站报道,位于贵阳国家级高新区的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有一项让很多企业为之羡慕的记录。创立之后的短短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从2000多万元迅速增加到5.15亿元。“这是全体员工不断否定自我、追求创新的结果。”公司总经理向黔新这样总结。
为了追求创新发展,公司的研发团队“八年磨一剑”,把一个实验室想法变成了工业化生产。如今在这家贵州企业的生产车间,使用“多晶钴镍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设备方法、二次锂离子电池”,俗称湿法混料烧结工艺的电池生产线,成为与世界顶级电池制造企业相配套的生产线。这种由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工艺技术,能够让锂电池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也为企业带来了广阔的销售市场。现在每5台ipad中,就有一台的锂电池材料来自这条生产线。
“如果没有研发创新,我们就不可能在这样一个技术、产品更新换代很快的行业生存下去。”当谈及企业潜心研发,不模仿、不重复,走自己的科技创新路时向黔新表示,锂离子电池材料是以技术为主导的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工艺和技术,就只能亦步亦趋跟在同行后面,企业不要说发展壮大,就是生存下去都是奢望。
本着对科技创新的不断追求,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每年研发投入都占销售收入的3%以上,近5年的研发投入累计超过5000万元。不断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升生产能力和综合实力,5年时间内实现了“三级跳”的跨越式发展。2009年公司成立,当年产能达到1500吨/年,2011年达到4500吨/年,2013年达到7500吨/年,2014年达到10000吨/年。
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不断创新,该公司已完全掌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的关键技术,形成了独特的湿法混料及多重烧结技术、游离锂控制技术等为代表的材料合成技术。在材料合成技术、表面改性、结构修饰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申请相关产品和技术国内发明专利10项(4项授权);通过PCT流程申请日本、美国、欧盟、韩国发明专利共8项(已获日本、美国、韩国6项授权)。
不断创新、不断归零。现在的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加快现有工艺技术、产品创新升级的同时,大力开发高能量密度、大容量、大功率、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用正、负极材料,满足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