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城的马路上,造型类似“smart”、涂装“微公交”标志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杭城的商场停车库,特斯拉专用的充电停车位被划分出来;杭城的酒店、小区,一根根新能源车充电桩立起……
在杭州限牌的一年时间里,享受着不受限优惠的新能源车,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应用。一年时间,杭州就发放了近1万个新能源车指标,不过市民购买量微乎其微,大量新能源车被租赁企业吃进。
今年5月1日起,杭州限牌政策重新修订,以往无限制放开的新能源车,现在随时面临着被总量调控的可能。然而这条预设细则并没有带来限制作用,反而刺激了租赁企业未雨绸缪,瞬时为杭州带来了8000辆新能源车的增量,同时刺激、活跃了新能源车租赁市场。
市民购买欲望不高
租赁企业大量吃进
新能源车在杭州限牌以后一直享有超然地位,购买新能源车上牌不需要摇号、竞价,还能享受到补贴。在摇号中签率一跌再跌、竞价价格动辄万元的情况下,新能源车理应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然而,浙江在线记者从相关部门获得的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并不受普通市民看好——限牌一年(数据为去年5月1日—今年4月8日)杭州市共发放新能源车指标9498个,完成上牌的车辆有7877辆。在这些上牌的新能源车中,个人购买量只有611辆,仅占总量的7.8%。
市民的欲望不高,那这些车都卖给谁了呢?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杭州各大租赁企业大量吃进了新能源车。
杭州左中右电动汽车服务公司是杭城一家电动车租赁公司,“微公交”就是其旗下主打项目。去年一年,该公司新能源车占全市上牌总量的80%以上,根据换算超过6300辆,随后投放进了租赁市场。而其他多家租赁、出租公司也上牌了600余辆新能源车,使用途经包括租赁、出租以及专车。
至于品牌方面,因为左中右公司是吉利汽车和康迪公司合作推出,所以吉利康迪电动车的销量,自然而然地占据了去年杭城新能源车销量榜首,约占总额的80%以上;众泰电动车占总额的8%,多为出租车公司选用;“特斯拉”、“北京”汽车等其他品牌占剩余部分。
新政促进新能源车推广
台企、杭企进军新能源车租赁
去年一年,新能源车得到了广泛推广,零排放对治气也有很多贡献。然而,新能源车同样是小客车,在8万辆指标以外再增加近1万辆小客车,显然对于调控总量、治理拥堵带来了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