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剑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博士都是学者型的,而不少工学类博士,更被打上刻板“技术控”的标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襄阳,就有三个从美国归来的博士和硕士,他们合伙创业,短短3年多时间,便创下年订单额过亿的佳绩。
放弃国外7位数年薪美国高管回国创业
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三个合伙人,张剑辉、舒鹏、钱昊,都有响当当的学术背景。
张剑辉,清华大学本硕连读,后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攻读电子工程博士。舒鹏,斯坦福大学电化学材料硕士。钱昊,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电力电子学博士。
最先回国的是张剑辉。博士毕业后,张剑辉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工作了6年,任高级设计经理,拥有50万美元的股票期权。他主导了两个与新能源相关的项目,一个是光伏发电板优化器的控制芯片,一个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芯片设计,两个项目的产品都实现了大批量生产,至今宝马、尼桑等品牌的电动汽车仍在使用。
张剑辉敏锐地意识到,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中国,今后一定会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他的电池管理技术会大有用武之地,因此萌发了回国干一番事业的念头。
一个好汉三个帮,回国前,他对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老部下舒鹏和钱昊说:“我先回去打个前站。”
2010年,张剑辉回国。创业之初,启动资金几乎全部来自个人积蓄。对个人来讲,7位数的年薪相当不菲,但是作为技术研发投入,就显得捉襟见肘。
新技术吸引了东风汽车先有订单后开公司
2011年,张剑辉通过同学介绍,到东风汽车公司对他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实车测试。测试结果出来后,现场的工作人员非常震惊:数据远超国内水准,甚至达到世界级水平。
张剑辉回忆,起初对方还怀疑数据造假,提出要在厂方人员全程参与下重新测试。当证明数据真实可信后,那位领导兴奋地当场就要签合同。因为,一旦选用这种电池管理系统,东风电动汽车的电池效能会提高30%,行驶里程至少可以提高20%。“东风要求签约的时候,海博思创还没有成立。和别的公司不同,我们是先有订单后有的公司。”张剑辉自豪地说。
2011年组建公司后,三人分工明确:舒鹏负责销售,钱昊负责研发,张剑辉负责综合事务。
“为了解释电池管理系统是什么,我经常要花很长时间讲解。”舒鹏介绍,“电动汽车的电池,占整车成本的60%。电池是由很多块小电池组成的电池组,这些单个电池会因种种问题出现容量损耗,目前是单个储能电池一旦出问题,就要换整组电池。我们做的,就是在储能电源中找出问题电池,并在计算机芯片控制下,通过电池间的互相充放电,实现电池可用容量的再均衡,以延长电池寿命。”目前,国内平均水平可做到单向1安培的均衡电流,海博思创将其提升到双向(充放电)5安培。
从汽车领域延展到微电网今年已获超亿元融资
技术,是这家最初只有6人的小公司快速打开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舒鹏介绍,2013年时,全国能源行业停滞,30%倒闭,大浪淘沙下来的他们,不仅在次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还拥有自主研发知识产权几十项。除了东风汽车公司,北京供电局、北京福田汽车也成为客户。他们的技术还从电动汽车延展到微电网领域,参与的青海玉树4兆瓦光伏发电、17兆瓦时储能项目,目前已并网发电。
谈到回国创业的感想,张剑辉认为自己选对了路:“我很幸运,赶上了国家鼓励海归创业的好时机。2012年,我们公司刚成立就得到了北京市有关部门一笔100万的资金支持。要知道,这笔钱对于我们这样一家注册资金只有100万元、靠个人薪金收入支撑的小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后来在襄阳成立全资子公司,我们团队被列入‘隆中人才计划’,又得到政府300万元的扶持资金。”
除了政府的支持,资本市场的认可更让他们坚定了信心。“2012年5月,刚刚成立半年就得到了1500万元的风险投资。今年又获IDG1.3亿元的股权融资。海博思创今年拿下过亿元的订单。”在襄阳青桐汇现场分享创业故事的舒鹏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