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上午,襄阳雅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开工。该项目投资50亿元,将建设年产能50万辆的新能源电动车生产线。“襄阳新能源汽车产能年底将达到30万辆。”据市汽车产业办公室主任王燮耀介绍,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首先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生产之都”,要坚持整车引进优先。
7月20日上午,由襄阳制造的首款纯电动轿车东风俊风ER30正式下线,这填补了我市在新能源乘用车上的空白。至此,我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已涵盖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领域,种类很全,走在了全国前列。
目前,我市已经有4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其中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东风股份特种车事业部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畅销全国。湖北鸿泰阳(乘用车)项目建设已经过半,产能规划20万辆,今年年底实现首辆新能源乘用车下线;襄阳雅致新能源汽车项目刚开工,一期规划产能20万辆。
日益壮大的规模,日益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体系,不仅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襄阳,也激发和带动了本土企业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建设。
襄阳海博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总成生产基地项目”积极融入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总投资5亿元,技术含量非常高。
目前,襄阳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的企业及院所达30多家,拥有200多项专利和实用技术,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两纵三横”(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的产业形态。“电池、电机、电控是新能源汽车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市经信委主任葛秀全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市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了一批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20亿元,2018年项目全部达产后产值将达到50亿元。”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诗军表示,该公司生产的方形铝壳动力铝离子新能源电池,将广泛用于新能源商用车和乘用车,形成年产50亿瓦时的新能源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在襄阳处于龙头地位,在湖北省也处于电池行业的前列。“在检验、测试、研发,以及制定行业标准等领域,襄阳也具有话语权。”葛秀全表示,在襄阳检测认证产业园中落户的“国家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全国唯一一个专业检验、测试、研发新能源汽车及其五大关键零部件的国家级检验中心。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上,襄阳编制完成了《襄阳市中心城区充电设施专项规划》。到2020年,我市将建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站70多座,充电桩总体规模将达到5425个,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切实满足我市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上,要坚持整车和产业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王燮耀表示,根据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态势,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将达12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67%左右。未来,襄阳将继续做大整车引进的规模,同时抓好产业链的延伸和配套,为“新能源汽车之都”打造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