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相关政策日渐明朗之后,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项目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的重点。近年来,各地建设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新能源生产基地”、“新能源产业园”等消息层出不穷,而且每笔投入都是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大手笔。
山东:最大新能源基地落户微山 总投资70亿元
2013年1月31日,总投资70亿元的润峰华泰电动及液化天然气汽车研发制造项目在山东省微山县签约。该项目由润峰集团、华泰集团联袂合作,总投资70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该项目将是山东省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
同时,山东省内一批新项目正加速推进。时风集团一期投资10亿元的20万辆小型纯电动汽车项目,济南宝雅德州分公司一期投资11亿元的10万辆电动车项目,潍坊瑞驰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的10万辆电动车项目,潍坊威能公司投资6亿元的7亿安时锂动力电池项目等陆续建成投产;比德文投资15亿元的15万辆电动车项目正加快推进,将于2013年竣工投产。
另外,按照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对省内21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统计,2012年全年共生产新能源汽车8.67万辆,同比增长27.13%。其中生产纯电动客车281辆;混合动力客车519辆;小型低速纯电动汽车8.33万辆。
海南:新增投资1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013年1月10日,在博鳌、海口举办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海南省高调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包括3年新增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100亿元,投放新能源汽车1万辆,打造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国际示范岛”等,建设从电池、配件到整车、物流、保险、维修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把海口建成国内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开发、制造、试验、检测中心。
在政策引导和需求引擎拉动下,海南各地新能源汽车实体产业蓬勃发展。海马汽车正加速建设汽车产业园;波恩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核心技术落户海南,推动了插电式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在西部,临高金牌港工业区规划出4000亩发展汽车产业;而东部的万宁,浙江康迪的生产基地两年内就可形成10万辆年产能。
广东:珠海首个国家级新能源基地成立 主攻锂离子电池
2013年1月10日,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研发及产业化国际合作基地”落户暨揭牌仪式在金湾区银通新能源产业园举行。该基地是珠海市首个由国家科技部认定的“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近年来,珠海银通以银通研究院为中心,在创新研发技术方面确立起以钛酸锂路线为主、磷酸铁锂路线为辅的技术路线;在市场定位方面,努力开拓新能源汽车系统和储能系统“两大”产业链。与此同时,还先后建立起珠海银通新能源产业园、河北银通新能源产业基地,并在成功收购美国奥钛纳米科技公司的基础上建立起美国新能源基地,形成“三大基地”。同时,珠海银通还努力寻求与日本、韩国、德国、荷兰等国家的新能源企业合作,组建国际化的新能源汽车专业设计院,推进锂离子电池研发及产业化。
在珠海银通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以整车为龙头,夯实电池、电机、电控三大零部件研发并实现产业化。2013年到2015年,实现年产129100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目标。到2020年,实现年产300000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目标。在新能源汽车车型的选择上,珠海银通提出以LNG客车为切入点,重点发展技术和市场推广相对成熟的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客车、市政公用工程专用车。
河南:150亿元新能源项目落户博爱 生产电动车和锂电池
2013年1月4日,山西华夏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50亿元的新能源项目落户博爱县,该项目年产10万辆电动农用车和30亿安时钇铁锂离子电池。
该项目计划分三期完工,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是博爱县迄今为止引进的最大项目。项目对焦作汽车零部件产业和能源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山西华夏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股份制企业,拥有均磁微电阻电机等多项电动车核心技术知识产权。
到“十二五”末,合肥将形成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和5000辆新能源客车的产能,力争在全国25个试点城市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吉林:投资6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2012年11月5日,吉林市与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签约,双方决定在吉林市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根据协议,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以电动汽车产业链为主线,建设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电池包合资企业、动力电池芯生产企业、轮毂电机生产企业、汽车设计及研发中心、其他相关材料和产业配套等。
建设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整车生产投资60亿元,目标达到50万台的规模,同时合作成立电池包企业,一期投资10亿元,年产能将支持10万辆电动汽车的使用。2013年产业园区将启动一期15万辆轿车新厂及研发中心建设,同时进行部分车型试制。
河北:广平县50亿元新能源基地开工 年产30万辆新能源车
2012年10月24日,河北广平县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天罡汽车工业园”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由广平县人民政府、邯郸宇康集团公司和上海同捷公司及上海特恩科公司共同投资50亿元兴建。
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新能源汽车、非公路工矿车、专用车和商用车四大板块,年产25万辆新能源轿车、1万辆非公路工矿车、5万辆专用车和商用车,可增年产值250亿元,利税25亿元,成为华北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此外,在河北省2012年12月27日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中,河北省确定3年内形成5000辆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培育3至5家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纯电动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骨干企业,到2020年形成10万辆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
为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河北省将重点打造保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石家庄电动汽车、邢台电动汽车、唐山曹妃甸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衡水电动汽车核心部件、邯郸动力电池等六大产业基地。
黑龙江:投资21亿元 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投产
2012年7月18日,黑龙江省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齐齐哈尔龙华汽车产业园正式投产,首批22辆新能源客车从龙华汽车产业园生产线缓缓驶下,交付使用。这批具有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客车在国内实现了首次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在客车上的应用创新。
齐齐哈尔龙华汽车产业园是黑龙江省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总投资21亿元,生产项目按3期规划5年建设的战略方针分步推进。项目一期设计生产能力为3000辆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客车及专用车、10万台汽车专用电机,可带动汽车电子、装备制造、新能源开发利用等相关产业发展,预计关联产业增加值可达100亿元以上,利税达15亿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