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为啥火起来的是特斯拉不是比亚迪?

为啥火起来的是特斯拉不是比亚迪?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3645
文章顶部
摘要:一、特斯拉的成功营销 特斯拉对比奔驰销量 美国的特斯拉电动车终于火起来了,在丰田普锐斯的混合动力之后,纯电动车终于有了不可忽视的销量。4月销量超过了奔驰S,位居美国豪华车之首

一、特斯拉的成功营销

为啥火起来的是特斯拉,不是比亚迪?

特斯拉对比奔驰销量

美国的特斯拉电动车终于火起来了,在丰田普锐斯的混合动力之后,纯电动车终于有了不可忽视的销量。4月销量超过了奔驰S,位居美国豪华车之首。

特斯拉电动车从技术上看,和以前的电动车比并没有技术非常高不可攀的地方。

从成熟程度看,深圳全天候当出租车出苦力的E6要更高一些。

说高速,东京大学的8轮锂电池试验车有接近10年的历史了,而且布局和特斯拉如出一辙。

但是,火起来的是特斯拉

纯电力车因为产业链的问题,充电,电池成本,重量一直都是问题。

让它和普通燃油车比有成本上的竞争力,需要很长的里程,需要政府补贴,深圳的E6出租车就是例子。

如果要达到高性能,日本人证明需要很高的成本,价格竞争力不足。

但是特斯拉在技术不成熟,产业链不配套的情况下,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富人的奢侈品。

奢侈品的最大卖点是展示和炫耀,而非使用。

一个奢侈品可以做的不好用,做的很丑,但是只要它价格出位,相对于其他产品有区别,不同质化,它就有市场。

而电力车没有发动机的震动,扭矩可以做的很大,有很好的加速性能,重心可以做的很低。这些优点足以让它承担起奢侈品的差异化。

至于充电产业链不配套,电池成本高,电池循环寿命等问题,对富人来说,靠,这些都不是问题。

富人有多辆车,这个电动车并不是唯一代步车,而更像一个大玩具。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给车主贴上精英,环保的标签。

看特斯拉电力车有点像最早的手机,摩托罗拉的大砖头因为技术不成熟卖的很贵,没想到恰恰因为贵,成为了身份的标志,反而热销了。

至于早期的手机又大又笨,掉话率高等等问题,在身份标签面前都不是问题。

后来诺基亚的Vertu,同样是低档量产机的电路板,并不好用,但是这不妨碍Vertu卖高价,而且卖的出去。

有Vertu的自然还有一个iphone或者安卓机日常使用,Vertu本身好用与否并不太重要。

二、苦逼的比亚迪

相比之下,比亚迪就很苦逼了,技术出身的船夫老总让比亚迪的电动车一门心思搞技术,高压高速电动机,提升功率重量比,做安全性够高,循环次数更多的磷酸铁锂电池

但是比亚迪的眼光始终在低端市场,在燃油车替代,在成本控制优势。

其实低端用户要求是最多的,车贵了不行,充电不方便不行(富人有自己的车库),可靠性要求高,要干粗活,要跑烂路,

综合下来的限制,纯电动车就很难做。电动车的优势只剩下了省油安静,其他优势都被成本给缩水掉了。


其实就技术而言,比亚迪是掌握电机,控制,电池的核心技术的,而特斯拉是买18650笔记本电池来攒车的。

但是结果呢,市场不认你搞技术的,谁管他电池哪里来得呢,秀车又不是给人秀电池。

三、品牌包袱和血统

特斯拉是新公司,没品牌包袱。找来的合作伙伴是莲花,虽然没落,好歹曾是跑车贵族。虽然没有大众找布加迪那么夸张。

比亚迪品牌是收购一个超低端的福莱尔,成名是超低价的F3、F0,还背着山寨丰田的包袱。贵族气质是没有的,品牌包袱反而很重。

改车标改的也很不理想,当年步步高选择OPPO品牌,查了几十种语言,这个发音不能有不好的歧义。比亚迪才不讲究这个呢。船夫就是个工程师脑子 安徽人的实诚。

这么重的品牌包袱,就是你收购了奔驰,只要敢换上比亚迪的车标,立马贬值到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价钱。

四、山寨个特斯拉吧

最近看到比亚迪在拆兰博基尼了,估计是想山寨一把特斯拉,出个电力超跑。其实比亚迪手里的电机电池技术不弱,不考虑成本,上几个大功率电机,百公里加速进个4秒问题不大。但是操控性没跑车公司的合作是不行的。

更关键的是挂不上贵族的血统,即使出个顶级性能的跑车,挂比亚迪的车标也没人承认。背那么重的包袱,不如成立个新公司,或者换个新品牌。

新公司一定不能在中国注册,就去英国,意大利这些老欧洲的地方注册,白人崇拜是人家几百年全球揍人揍出来的,在中国全球揍边一圈之前是改不了,现实要承认。

新公司可以在中国造零件车身,动力总成,各种配件,甚至预装成几个大模块,但是最后的总装一定要在注册地。

汽车去北美卖,北美对新品牌车不那么保守,有车库的多,充电方便。有特斯拉的基础,而且没有比亚迪的燃油车,不存在市场冲突的问题。

就怕弄个挂BYD的模仿兰博基尼的超跑,在国内卖,恐怕还是花了很大力气被人笑成山寨。

一管之见,欢迎拍砖!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