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开始,EV(纯电动车)技术和FCV(燃料电池车)技术争夺市场的竞赛就注定不会公平,因为加入前者的厂家太多,而后者几乎只有丰田。有意思的是,丰田社长丰田章男也认为,如果以2020年为限,那么ev的胜利是不言而喻的。但丰田着眼的,是下一个百年。
一句话,丰田就把对方阵营的诸位大佬眼界形容得非常低。“即将进入氢时代”,本是丰田对日本列岛市场的喊话,不知哪家媒体给篡改成对全球汽车市场的预言。欧洲人对此明显持保留意见。虽然年初的底特律车展,一线企业都拿出了fcv展车,但真正付诸商业化生产的仍然只有丰田一家。采取类似做法的其实还有本田,但考虑到本田利用了丰田编织的氢产业链。至少在fcv领域,几乎仍是丰田在唱独角戏。
大众放“卫星”
一线车企在技术方案上一直首鼠两端,他们谨慎地与领先者保持距离,让后者充当商业化生产的斥候,是一种狡猾的做法。一方面,欧洲厂家都在同时研究两种技术方案。虽然看上去ev技术更成熟一些,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更少一些,但鉴于丰田已经取得令人吃惊的成果。在他们眼里,丰田是个可怕的小叮当,谁知道他随时从肚兜里拿出什么样震慑四方的法宝。
在证实ev能解决市场最后的担忧之前,欧洲车企不会放弃两面下注的做法。刚刚经历了监事会人事动荡的大众,最近公开正式加入ev阵营。和其他厂家一样,大众同时拥有ev和fcv的研究项目。
不过,继去年大众汽车集团公开唱衰fcv之后,近期又宣布,将于今年7月份之前公布新的电池方案。大众董事会成员、研发负责人海因茨·雅各布·诺萨(heinz-jakobneusser)透露,大众可能转向“单一”的单一锂离子电池单元。
继平台标准化之后,大众有意将电池设计同样实施标准化。届时,e-高尔夫、高尔夫gte、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奥迪a3电动版、帕萨特gte等车型都将使用同样的电池单元。
大众希望通过简化电池单元设计和标准化,降低电池成本66%。似乎嫌这个数字不够震撼,诺萨还暗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单元技术,能量密度可达到当前电池的5倍之多。
大众公司很少采用预告式的技术发布,除非大众管理层觉得应该放个“大卫星”,冲淡管理层和监事会市场攻伐给公众留下的深刻印象。不幸的是,鉴于大众奇怪的股权结构,这种事隔几年就上演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