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前,李念从未想过,电动车会在北京成为供不应求的抢手货,没想到北京会直接发放新能源汽车指标。一切来的太突然,这让他所在某新能源汽车品牌4S店的车源一下子变紧张了。“现在没交付的订单还有很多,新增订单要等到明年2月才能拿到车。”
不过,他更没想到的是,会有这么多的人开始做卖电动车的生意了。大卖场、新能源汽车超市、电商等,都开始与4S店争食新能源的大蛋糕。这让他和4S店的同行们感觉很不好,很排斥。李念将这些新加入者称为新能源汽车销售渠道中的“鲶鱼”,搅乱了原本简单的渠道结构,也搅翻了4S店稳固的利益来源。
李念的感觉是对的,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已经开始加剧汽车渠道的转型步伐,如果说去年8月工商总局取消汽车品牌授权的政策动摇了4S店在传统汽车销售领域的权威地位,那么新能源车则给了多元化的创新销售形式一个进入市场的最好契机。
这些创新渠道在便利性、成本以及客户体验上都优于或者至少不逊于4S店,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更大;缺点则是他们只管卖车,没有品牌营销效果。这也导致他们与4S店的关系亦友亦敌:既是4S店的“二级经销商”,又与4S店抢市场。他们甚至想要拿到厂家授权,从而与4S店平等“抢夺”本就已供不应求的新能源车。
而厂家的态度显然并不如4S店设想的那般坚定,“这些多样化的形式都是对4S店的补充,现在最重要的是有更多的网点,让客户接触到新能源汽车,没有必要都是4S店模式。”在北京新能源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何斌看来,这些“鲶鱼”是受欢迎的。更多的整车厂则本身就在筹划更为多样化的、甚至是直接走进社区的便利销售形式。
这让李念和同事们开始有点焦虑,因为有消息称,明年北京市场的新能源指标或将比今年增加两倍,这意味着两件事:市场需求会快速增长,而有资本支持的新兴销售渠道也会随之更快地扩张;但另一方面,受限于电池供应,厂家的产能提升有限,产业链的脆弱意味着渠道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就那么多指标,你卖的多自然我就卖的少了”。对于李念的这种忧虑,何斌很认同,“长远来看,纯新模式确实是4S店更大的威胁”。
遭遇“鲶鱼”
“去年8月宣布取消汽车销售的品牌授权后,我们和厂家探讨过很多次,最终都觉得4S店还是最科学的方式。”李念称,这也是业界普遍的观点。
但这种共识挡不住创新的脚步和资本的觊觎。11月26日,联合电动汽车超市的首家智能产品旗舰店在龙湖北京长楹天街开业,这是联合电动的第四家店。今年6月26日,联合电动在北京卓展落地了国内首家电动汽车超市,此后便以一个月一家店的速度开始在京城大型的商业购物中心扩张。
所谓“超市”,也即北京在售目录中的所有电动汽车品牌都在这里有售,包括北汽EV200、江淮电动车iEV5、比亚迪e6、吉利知豆,以及长安逸动等。超市能够为客户提供试驾、信息咨询、车辆选购、保险、上牌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与商场环境搭配的精致展厅也比亚市等大卖场更为舒适。此次开业的智能旗舰店内又加装了充电桩,并为每一辆联合电动售出的电动汽车配备了全新的定制版智能行车终端。联合电动董事长王林透露,通过与商场进行广告置换或其他合作方式,每一家店的成本都很低。
按照计划,到明年春节前,联合电动在北京市要完成10家新店的开业,网点基本上都布局在大型商场、大型家居卖场,以及类似于苏宁、大中等大型家电销售卖场等。同时也计划向其他城市扩张。
在李念看来,联合电动就是一条“大鲶鱼”。其“威胁”是“有平台、有资本,模式又很符合市场当下的需求”。
“北京的新能源4S店都在五环以外,我们的优势就是便利性,逛个街顺便就能看看车,而且什么牌子的都有。”王林称,在新能源汽车目前都没有价格优惠的前提下,对消费者而言,这种形式目前看来还是很受欢迎的。龙湖旗舰店开业仪式上,王林给第600位车主交付了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