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预计,未来七年电动汽车市场的锂离子电池需求将显著增加,2020年市场营收规模将从3.8亿增至76亿。整车企业对电动汽车越来越有信心,不断推出新车型并增产,面对动力电池需求强劲增长的趋势,以日本松下,韩国LG化学、中国比亚迪等为代表的电池企业开始加强攻势,同时,以特斯拉、宝马、奔驰等为代表的汽车制造商也纷纷在电池领域跨界,一场席卷全球的电池争霸战已经开始。
日本
1.松下
目标产能:35GWh
2014年电池产量:2726MWh
合作伙伴: 特斯拉、大众、丰田、铃木等
2009年,松下与特斯拉汽车公司(Tesla Motors)合作开发生产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系统,松下提供18650锂电池,并投资3000万美元持有特斯拉约2%的股份。
特斯拉的目标是生产出成千上万辆电动汽车,这意味着需要一个比目前规模大得多的新电池厂。2014年2月26日,特斯拉披露了筹建“Gigafactory”超级电池工厂的一些细节,到2020年的预计产能将比2013年全球锂电池总产量还要多,预计每年可生产50千兆瓦时的电池组。这些电池组将用在Model S豪华轿车和一款价格较低的三代平民市场汽车上。预计到2020年,这个工厂每年可为50万辆汽车供应电池。特斯拉为此将选择一家电池厂商,以及电池原料(如锂、锂、镍、钴、和电解质)供应商进行合作。
松下和特斯拉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合作,两者进一步合作建设“Gigafactory”似乎在情理之中。2014年5月,松下签署意向书决定参与特斯拉的Gigafactory建设,在美国装配汽车电池,但松下却未透露打算投资多少。特斯拉计划未来将电动汽车目前使用的电池每kWh的成本削减30%以上。要想攻克这一大难题,除了量产规模效益外,也离不开电池单元本身的进步。松下将运用正极采用镍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高容量化技术等,大力提高电池的性能。
2.AESC
目标产能:2.2GWh
2014年电池产量:1620MWh
合作伙伴:日产、雷诺等
